不少住过院的人也许都会有同样的疑惑,不知道为何一住院就需要做很多的检查,特别是刚入院的第一天。实际上,看病过程中,有些检查看似与所患的疾病“毫不相干”,但对于医生全面评估病情,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基础下,医生才能有依据地拟定下一步诊疗措施。
以肛瘘手术患者为例。患者明明进行肛瘘手术,为什么要做一些看似和肛肠手术毫不相干的检查?比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艾滋梅毒、心电图和胸片或胸部ct、心脏彩超、直肠三维检查等。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身体里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各类血细胞指数是否正常,通过指数结果来了解是否存在有感染、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疾病,对于诊断疾病有辅助作用。对于肛瘘的病人来说,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贫血、贫血程度如何,是否有血小板减少而导致术中出血时间延长等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手术或者需要用药的患者来说,肝肾功能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查肝肾功能是为了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有损害,手术刺激和药物的使用,都有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因此一般的入院患者或者手术患者入院时都会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如果发现患者有严重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手术之前甚至需要先护肝护肾,待相应器官功能好转后才能安排手术。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手术相关风险和因为手术和药物导致的肝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艾滋梅毒丙肝等相关检查,加上乙肝就是所谓输血前四项检查。一般手术病人都会完善这个检查。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手术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创伤性的操作,不论是小手术如清创缝合,或者是大手术如骨折等,一些血源性的疾病都有可能通过手术中的操作来传染,而且并不能确认每一个患者都没有传染性疾病,也不能保证每一个患者都能如实将自身的情况告知医生。如果不做检查的话,我们并不会知道患者的传染病到底是本身已经有的还是手术后才感染上的,这就需要手术前检查来确认排除。
心电图可以协助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如何,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是否有心脏肥大、心肌梗死等等。可以协助评估术前患者的心脏情况,评估患者是否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打击。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心跳骤停的情况发生。部分年龄比较大的患者或者心电图有异常及本身就是多发基础疾病的患者还需要补充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评估心脏的整体结构及功能是不是正常,有没有先心病,瓣膜疾病等,心脏的射血分数等重要指标是不是满足手术及术中麻醉的基本要求。
同理,胸片及胸部ct对于手术的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胸片及胸部ct可以评估患者是否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肺脓肿,是否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占位,是否有胸膜增厚、粘连、胸膜占位以及是否有胸腔积液或者气胸等。因为全身麻醉的药物对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全麻手术术前必须做胸片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胸部感染或心血管疾病的漏诊,从而避免在麻醉后突发意外状况,对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
还有我院特色的直肠三维超声检查:有三维立体模块成像。可以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病灶,并在三维视角下清晰的显示肛门直肠各层次的组织结构以及病变。广泛应用于肛瘘,直肠肿瘤,便秘,大便失禁,肛周脓肿等多种肛门直肠疾病。还可以清晰显示直肠肿瘤的浸润,肛瘘的分型,以及肛门结构的损伤程度,是肛肠科病人术前非常重要的检查。
医患沟通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患者对检查有疑问,可以及时向医生咨询。作为临床医生,也应主动耐心沟通,及时打消患者顾虑,给患者以信心,共同对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