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参与了人体的代谢、解毒、储备、免疫等多项活动。可是您知道吗?肝脏又是一个“沉默的器官”,由于缺乏痛觉神经,肝病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弥漫性的过度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几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正确评估并及时发现进展期肝纤维化,积极有效地干预则有望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纤维化的检查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血清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肝活检穿刺和瞬时弹性成像(TE)。迄今为止,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不可替代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不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式。血清学检查诊断指标特异性不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CT有辐射,无法定量,MRI检测精确,但耗时长、费用贵。

我院超声科开展瞬时弹性成像(TE)检测项目,原理为通过释放低振幅、低频率的振动波,从而产生一种弹性剪切波在肝脏中传播,通过记录程序,测定肝脏弹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无痛、可重复、无创等优点,是目前肝纤维化无创检查的首选。从筛查到诊断,再到治疗评估,可全程为肝脏健康保驾护航,不再让肝脏偷偷“着急”了!
超声瞬时弹性成像(TE)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肝脏状况筛查,用于评估长期药物治疗所造成的肝损伤,评估各类代谢综合症如高血脂所引起的肝脏损伤等高危人群,可进行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快速测量,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进行全过程跟踪,也可用于肝硬化并发症的预测。
检查前准备:饮食和运动可导致肝脏硬度增加,建议至少空腹2-3小时以上;运动过后需要休息15-20分钟再进行检查;检测时需仰卧位,右臂上举并尽可能拉大肋间隙,暴露腹部肝右叶区域;检查过程患者应按照检查医生的要求平稳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