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许多人对其闻风丧胆,经常可以听到有患者咨询:“医生,我家里面有人得了癌症,我会遗传吗,中招的概率有多大?”
研究表明[1],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457万例,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约5%-10%。部分肿瘤的确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也不代表绝对会患癌,只是风险指数会增加。对于此,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来综合评估遗传倾向有多大:
1.收集家族成员信息,明确患癌亲属属于“几级亲属”
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二级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等,三级亲属包括表兄妹、堂兄妹等。若一级亲属患癌,其家族遗传阳性率高于二、三级亲属,说明直系亲属的肿瘤病史对自身的影响相对较大[2]。简而言之,就是血缘关系越近的家人如患有肿瘤,对自身的影响则可能越大。当然,如果家族中同时有多位成员患有肿瘤,那风险性就大大提升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2.明确亲属所患肿瘤类型,以及发病年龄等信息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有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等。例如乳腺癌的高危发病年龄为45-50岁,但是家族成员30-35岁就发病了,那这传递出的肯定是不好的信号,且如果其所患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也是个危险信号。
3.了解生活、饮食习惯,排除干扰因素
如果在同一家庭中出现多人罹患一种肿瘤的情况,应排除是否为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例如:胃癌,是否偏爱吃烟熏腊味、腌制菜,蔬菜、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长期较少;甲状腺癌,是否长期生活在较为压抑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压力是不是较大等。这些都为肿瘤的风险因素,如果发现,应及时调整,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4.从自身出发,明确是否存在基因问题
经过以上对家族成员的分析了解,如果仍然不放心,可以选择咨询肿瘤科或遗传科的医生,必要时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目前,部分肿瘤的家族性遗传被证实与易感基因的突变相关,一旦携带这些突变基因,患癌风险将会大大增加。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大家熟知的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其外婆、母亲、姨妈先后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经基因检测后发现其BRCA1和BRCA2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导致她一生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几率大大增高,从而预防性的切除了自己的卵巢和乳腺。因此,对于潜在高危人群,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发病几率。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是遗传高危人群,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请您一定要摆正心态,俗话说:好心态决定人的一生!切勿日夜焦虑、恐慌,多参与社交活动,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其次,请定期体检,除了应每年完善全身体检外,应在适当间隔时间段内完善相应高位患病部位的检查,加强监测。例如:如果您是乳腺癌高危人群,那应3-6个月做一次乳腺彩超,并检查相应的肿瘤标志物,例如CA153等,必要的时候更是要完善乳腺核磁;如果您是胃肠道肿瘤高危人群,那应该至少每年完善1次胃肠镜检查,并定期检查CEA等肿瘤标志物。最后,如果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及时诊治,切勿将小病拖成遗憾!
当然,不管是不是患癌高危人群,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饮食有节,并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参考文献: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乳腺癌[J].中国肿瘤临床床,2021,48(23):1189-1195.
雷嘉敏,沈兴蓉,刘荣,等.安徽省城乡居民癌症家族史与肺癌相关行为关系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9(0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