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体检发现肠癌,多学科协作及时拆弹

发布日期:2025-03-20      作者:汤浩       编辑:宣传统战部

从事教育行业的李先生36岁,平时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自认为身体倍棒,在年度体检时来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门诊的肖银春医生对李先生进行了详细的健康问卷调查,建议李先生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之外加做肠胃镜检查。

李先生在我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肠胃镜检查时发现其结肠肝曲处存在1.5*2.5cm的隆起肿物,健康管理中心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李先生在消化内科住院治疗,通过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全面评估后,建议行黏膜下剥离术(ESD),将病灶完整剥离。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祁双林医师在24小时内就为李先生安排了手术,在内镜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周阳祥的精准操作下,仅使用2小时就完整地切除了病灶,术后病检确诊为早期结肠癌,成功将这个凶险的身体炸弹及时拆除了。

如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为57.71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发病率为20.1/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病例24万,死亡率为8.56/10万,居第四位。

结直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44岁组之后上升明显,80~84岁组达到高峰;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标化发病率20.0/10万14.7/10万),南部地区标化发病率(23.8/10万)最高,西北地区最低(14.5/10万)。

在近期的美国癌症协会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趋势研究中已经证明年轻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急剧增加。

关注肠道健康,我们如何做?

1、健康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不能大鱼大肉,尤其需要减少红肉类及腌制品摄入,注重植物性饮食,增加粗粮、蔬菜、水果摄入,根据排便状况调整饮食,限制酒精饮料。

2、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

3、减少环境致癌因素接触,如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

4、注重自体健康管理,了解遗传、免疫、内分泌因素的促瘤作用。

5、健康乐观的心态与良好的社会精神状态。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肿瘤筛查,重视肠镜筛查。

如何筛查肠癌?

1、一般人群

建议45~74岁每5~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2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指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性肠病等的人群。对高危人群,如筛查对象有2个以上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或进展期腺瘤(直径≥1cm,或伴绒毛状结构,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

对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或致病突变基因携带者,建议每年行结肠镜检。对Lynch综合征家系中携带致病突变者,建议20~25岁开始结肠镜检,每2年1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1次结肠镜检查。

在肠癌年轻化的今天,体检是发现疾病的“探测器”,消化内科是制定战略的“指挥官”,内镜中心则是精准打击的“特种部队”,三者缺一不可,当三者协同作战,即便是凶险的癌症,也能扼杀在摇篮。

指导专家: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祁双林、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周阳祥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