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形成肛瘘后怎么办?
时间:2017/09/04 10:12:46
根据疾病的发展趋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经自溃流脓,或经手术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最后形成肛瘘。当然,根据脓肿所发及侵害的部位不同,所形成的肛瘘亦不同。目前对于肛瘘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开刀疗效最为确切,复发率亦很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如果脓肿自溃或经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而未及时手术治疗,破溃口可能愈合,但致病的…
时间:2017/09/04 10:12:46
根据疾病的发展趋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经自溃流脓,或经手术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最后形成肛瘘。当然,根据脓肿所发及侵害的部位不同,所形成的肛瘘亦不同。目前对于肛瘘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开刀疗效最为确切,复发率亦很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如果脓肿自溃或经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而未及时手术治疗,破溃口可能愈合,但致病的…
时间:2017/09/04 10:12:02
当您患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一定会要考虑去医院就诊的问题。那么,什么时候去就诊最好呢?一般说来,当患者已有自觉症状时,肛旁已出现了红肿、疼痛,甚至破溃流脓。所以,如果您在家自行处理未见明显效果后,就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从医学角度来说,当脓肿尚未形成的发炎初期,也就是刚刚出现局部疼痛或轻度肿胀,还没有发红、化脓时,可采用局部…
时间:2017/09/04 10:11:00
肛裂调护的首要问题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大便应该每日1次。很多患者得了肛裂以后,因排便时裂口疼痛,因而产生恐惧排便的心理,这样大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水分被再一次吸收,大便更加干燥,由此而产生一种疼痛→惧便→大便干燥的恶性循环。另外,有一些患者认为大便越稀越好,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则会因排便刺激加重裂口的疼痛和…
时间:2017/09/04 10:09:59
肛裂如在早期能及时给予治疗,一般尚可治愈。否则,肛管溃疡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甚至裂口深达肛门括约肌处,溃疡边缘纤维组织增生变硬,长期不能愈合;严重时,不仅排便时肛门剧痛,咳嗽、打喷嚏等也可引起疼痛发作。由于局部长期发炎感染,肛裂往往同时伴有肛窦炎、肛乳头肥大、皮下瘘、裂痔等病理改变。如果患者得了肛裂,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去检…
时间:2017/09/04 10:08:04
痔疮虽然不是大病,得病后也不会立即危及人的生命,但由于经常出血,肛门有物脱出,发炎肿痛,坠胀渗液,不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遭受痛苦,同时对工作和学习也会造成影响,日久还会导致继发性贫血。故预防痔的发生就显得比治疗痔更为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痔的发生呢?一般来说,只要按以下方法去做,就会防痔于未然。①久坐久站的工作人员,…
时间:2017/09/04 10:06:03
中医认为应当"少劳、戒怒、远色、忌口"。少劳,主要是说在痔疮发作期、脱出肿痛期,应适当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和劳累,以免痔疮因内裤擦磨,进一步肿胀发炎。戒怒,就是要平心静气,忌急躁发怒。怒能伤肝,肝气郁结可引起脾气下陷,使痔疮脱出,流血加重。远色,就是在痔疮发作期间应节制房事,不要纵欲过度,因性交可加重会阴肛门部充血…
时间:2017/09/04 10:03:44
妇女在怀孕期间,腹部越来越大,腹内的子宫体也增大,使得盆腔内的压力增加,就很容易造成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从而形成痔疮。所以对于新妈妈来说,预防产后痔疮就非常重要。预防产后痔疮,必须从孕期做起。由于怀孕后子宫增大,盆腔内压力增加是无法改变的,但可防止痔疮的加重,如避免便秘,避免久立久坐,调整饮食等。产后,随着胎儿的出生,由…
时间:2017/09/04 10:02:58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影响,过去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者群体的肛肠疾病,现在日渐趋于年轻化。据我院肛肠二科上半年的门诊统计,其中50%以上的患者均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如今,人们生活越过越好,食用着高食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精细食物,而粗纤维的摄入量却大大减少,造成便秘的人越来越多。便秘会导…
时间:2017/09/04 10:02:11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这种病的特殊性,很多人患病之后会不好意思,非得等到疼得受不了了才去医院。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叫做“提肛养生法”。 中医将肛门俗称为谷道,在“养生十六宜”中就提到了“谷道宜常提”,这穴位治疗法称为“气宜常提”或者…
时间:2017/09/04 10:00:36
夏季天气炎热,疲乏过分、休息时间不足等,容易使肠胃浊气不能及时排出,淤积于血在肛门处引发了痔疮。痔疮一旦发生,经常性大便出血、肿物脱出,而夏天人体容易出汗,容易引发感染发炎,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夏季人们又喜欢吃麻辣食物、各式烧烤及饮啤酒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排便障碍等状况,而便秘是引发痔疮的一个起因;另外夏天食物轻…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