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过敏六问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1
一、你了解过敏么?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逐年加剧、生活方式和用药卫生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在英国,超过30%的人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在中国,过敏性疾病也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从1960年的低于5%发展到目前的25%,人群中每4个人就有一个患过敏性疾病,成为真正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什么是过敏?

过敏性疾病,也叫变态反应疾病,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接触天然无害物质而出现的一种过渡反应。任何一种可以引起过敏症状的物质都可以称为过敏原。免疫系统被过敏原激发而产生的反应过程就如同被病毒激发一样,机体将过敏原认为是侵入的有害物质,产生一种叫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来“攻击”他们,同时导致组胺在体内释放,从而引起各种过敏性症状的出现。过敏反应是在你再次接触而不是第一次接触过敏原的时候发生。这是因为机体在对某种物质真正过敏之前已经增加了敏感性。你的身体有一个可以“认识”过敏原的系统,当你避免接触过敏原物质,你的身体就不会出现相应的抗体。相反,当你再次接触大量的过敏原时,过敏反应就会再次发生。因此,防止过敏再次发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三、过敏的遗传性

1、 父母没有过敏史的孩子产生过敏的风险有12%

2、 如果父母中的一个有过敏史,孩子的过敏风险升高到20%

3、 如果父母双发都有过敏史,孩子过敏风险超过40%

4、 如父母都具有相同的过敏症状(如哮喘、湿疹等)孩子具有相同过敏症状的风险超过70%

四、过敏的主要症状

过敏症状因人而异。具有以下症状的患者就意味着发生了过敏反应: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皮肤湿疹、红斑;荨麻疹、全身瘙痒;眼睛、耳朵、嘴唇、上颚发痒;鼻翼、眼睛四周、额头按压疼痛;呼吸困难;哮喘症状、食入某些食物后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五、过敏了该怎么办

如果您确实患有过敏症状了,你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询问病史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如:体内检测、体外检测或斑贴试验。查出过敏原一方面可以切断致敏途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特别严重的过敏患者通过脱敏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六、过敏原的种类有哪些?

1、 食入过敏原:通过食入一种或几种食物而引起过敏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牛羊肉、海鲜、酒精、葱、姜、蒜、蔬菜、水果等。

2、 吸入过敏原:通过吸入某些花粉或粉尘而引起过敏如花粉、尘螨、霉菌、柳絮、动物皮毛、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3、 药物过敏原:通过服用或注射药物而引起过敏如抗菌素、消炎药、青霉素、链霉素等

4、 接触过敏原:通过接触某些物质而引发过敏症状如化妆品、洗发水、洗洁剂、染发剂、肥皂、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等

不同种过敏原分别有各自相应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每种方法也都有各自的实验禁忌,一切都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而进行检测。生活中很多患者仅仅凭着自己的经验猜测是那种过敏原导致了过敏症状,自我评价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漏查过敏原,耽误了及时的治疗,对患者存在很大的风险。客观科学的诊断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有目的进行治疗,也能帮助您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避免接触自己的“危险物”而甩开过敏的困惑。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