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医林文苑

有感医圣遗址之巨变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8-12

◆肖国士

医圣者,张仲景也;遗址者,张公祠所在地也;巨变者,翻天覆地之变化也。张公祠(后改名仲景堂),就是专为经念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医学家张仲景,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修建的。据《长沙县志?卷十四》记载,建祠的目的是:“祀汉太守张机,字仲景。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祭法曰:有功德于民者祀之,此之谓也。” 相传他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不顾忌封建时代官场的戒律,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坐在太守堂上、敞开衙门,不料理政务,专为平民百姓治病,活人甚众。后世所谓“坐堂行医”的典故即出自此。

我院是在张公祠上的遗址上重建起来的,其历史渊源早已由长沙市政府立碑确定。我院原名湖南国医院,创建于1934年,确己超过七十周年。但正式命名还是建国以后的事。1952年元月,湖南国医院由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湖南省立中医院,属归湖南省卫生厅直接管辖,从此才真正开始走向发展的道路,建院之初,固定正式工作人员只有23人,设内科、针灸科、调剂室、煎药房、开设病床20张。

而今,50多年过去了,遗址已巨变。一家年收入过亿元的的三级甲等医院及全国示范中医院,早已扬名省内外。然而,在这里50多年的亲身经历里,我亦深深地体会到,巨变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也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职工忘我劳动、无私奉献下,才能推动医圣的故里不断发展和变化。


上一篇:怀念一棵树

下一篇:桂 花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