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言道, 肠镜检查很重要

发布日期:2023-02-21      
   “我就是有点便血,偶尔肚子疼,医生建议我做肠镜,有这个必要吗?”非常必要!今天就让专业的肛肠科医生为您答疑解惑吧。

1. 什么是肠镜?
   肠镜是一只细长可弯曲的内窥镜,直径大约1cm,经肛门循着“管道”(循腔)插入回盲部,甚至可至回肠末端,从肠腔内黏膜侧观察结直肠病变的直观而确切的方法。它可以完整清晰的将整个肠道内部情况观察清楚,并对可疑部位拍照、录像及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是目前用于结直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法。
2. 为什么要做肠镜?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经历增生、腺瘤、癌变各个阶段,而肠镜可以十分直观的发现息肉,大部分可行镜下切除,从根本上杜绝了肠癌的发生。
   很多人一听到要做肠镜,便十分抗拒,想“另辟蹊径”,寻求彩超、CT等的帮助,然而结直肠是空腔器官,彩超、CT都不能发现息肉和早癌,所以肠镜检查才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3. 做肠镜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医生要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部情况,都是便便就看不清了,所以检查前肠道准备一定要做好哦。
   平常便秘的患者,检查前两天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白粥、面条),不吃含纤维的蔬果(如芹菜、玉米)。预约上午检查的,检查前一天晚餐禁食或清流质饮食(如清汤、白糖水),晚上6-7点开始服用清肠剂,以排出清水样便为最佳,如仍有粪渣,则需要继续饮水。预约下午检查的,检查日禁食早餐,上午服用清肠剂,如肠道清洁不彻底,检查前1-2小时需要再次清洁灌肠。如果选择的是无痛肠镜,需确保检查前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
   检查前还需完善心电图、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
4. 普通肠镜与无痛肠镜如何选择?
   做肠镜时医生将镜身从肛门插入大肠,并向肠道里充入空气,使肠道扩张,显示器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肠腔内的结构。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0-30分钟,大多数人可以耐受这个检查,但是有过腹部手术史、便秘、消瘦的人,建议选择无痛肠镜,即检查时静脉点滴一些中枢神经抑制的麻醉药物,提高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及不适感。
5. 肠镜如果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肠镜下发现了息肉,经术前患者的同意后,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就会把息肉切除,如果息肉很大,或者发现肿瘤等其他可疑性病变,医生会取部分组织送去化验,病理科3-5个工作日后会出检查报告,我们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是良性还是恶性,是癌还是癌前病变。
6. 检查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检查后初期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会感到腹胀不适,排气后数小时症状会逐渐消失。如发现腹痛持续不减或便血量多时,一定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单纯肠镜检查后的2-3小时后可进食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在做肠镜时取了活检或切了息肉的,要卧床休息,72小时内不可做剧烈运动。
   其实胃肠镜检查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便可顺利完成检查啦!  

   温馨小贴士:如果您出现了便血、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变细、排便疼痛、腹痛、腹部肿块、乏力、贫血、消瘦等,这或许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切莫讳疾忌医,而延误了最佳诊治时期。

作者:周欢 李心甜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