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例成功运用肠造瘘术治疗顽固性便秘

发布日期:2019-06-19      

患者魏必华,男,66岁,江西省丰城市人,主诉“排便困难20余年,加重2年”。自述20年前开始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每次蹲厕1小时,后自服各种通便药物,症状反复存在并呈加重趋势,2年前症状明显加重,每天如厕40余次,每次量少,腹胀,每天蹲厕时间约12-15小时,且需要配合大声嚎叫,才能稍有缓解,期间反复就诊于江西各大医院,效果不佳,并先后至湘雅附一,湘雅附二,脑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各大三甲医院均束手无策,症状持续加重。遂来我院肛肠二科就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粪造影示:1.会阴下降;2.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结肠运输实验示:结肠运输功能正常。完善心理评估示:无焦虑、无抑郁。

我科(肛肠二科:痔瘘便秘科)作为湖南省首个便秘专科,在李帅军教授的带领下,组织医护团队综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等进行了反复讨论,最终决定:第一:首先行肠造瘘解决患者痛苦不堪的现状;第二:择期针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相关治疗;第三:择期进行回纳手术。

于5月30日由罗敏副主任医师、林仁敬主治医师、陆文洪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患者造口每日排便排气正常,患者无腹胀等不适,恢复良好,患者十分感激。


关于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继发于代谢病、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因素而以功能性排便困难为特征的便秘。主要由于肠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甚至需要手法帮助,或有排便不尽感。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活习惯、排便习惯、药物、环境、精神因素有关。

临床分为:结肠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根据病史、排便困难及影像学检查、肠道功能检查做出诊断。

提示:功能性便秘是多因素、慢性疾病,宜早期、正规、积极、综合治疗。我科作为湖南省首个便秘专科积极引进、创新新技术,目前开展了:功能性便秘综合治疗:中药、生物反馈疗法、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各类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修补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术、各类黏膜切除吻合术(PPH、TST、STARR)、耻骨直肠肌松解术、结肠次全切、全切术等,为广大便秘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林仁敬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