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肛肠二科 林仁敬
患者诊疗经过回顾
患者周**,男,49岁,湖南隆回人。
2016年12月:因不慎从4楼摔下,120送至绥宁县人民医院检查示"外伤性肝破裂"、"骨盆骨折"等,予行剖腹探查+肝破裂修补+腹腔清洗引流术,纠正失血性休克等治疗,后因病情需要转至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进一步治疗。
2017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因肠瘘形成,予以抗感染等治疗。
2017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全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手指探查可见窦道向上方盆底右侧延伸约15cm,术后行X线造影示:经右侧上方引流管注入泛影葡胺适量,管尖位于L5椎体水平,右侧髂骨后方及外侧软组织内可见巨大不规则瘘腔形成,向上达L5平面。考虑右侧臀部软组织瘘腔形成。
2017年3月2日: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全麻下行末端回肠双腔造瘘+右腰部、肛周脓肿冲洗引流+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左侧大腿内侧肿块变软,有触痛,予以抗感染等治疗,伤口感染控制不佳,有扩大迹象,左侧肛周脓肿仍未消退。
2017年3月13日: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全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腹部伤口清创术,术中手指探查可见窦道向上方盆底多方向延伸,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2017年7月:因"臀部窦道感染"就诊于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瘘管造影示:右侧臀部-髋部瘘管形成,瘘管与盆腔贯通可能。并予以切开引流术。
2017年12月7日:行盆腔MRI(邵阳市中心医院)示右侧盆壁至臀部可见可见斑片状及条管状长T1长T2信号影,似达骶尾椎前缘及肛周右侧缘。
2018年1月16日:行盆腔CT(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检查示:骶前、盆腔右侧、会阴部右侧仍可见窦道显影。
2018年1月18日至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就诊。至本次就诊期间反复10余次出现右侧臀部硬结、肿痛、破溃,有少量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偶伴鲜血,多数于当地医院行切开排脓,但很快复发。
入院后完善检查,直肠三维示:高位复杂性肛瘘,瘘道造影示:大腿内侧瘘道形成,与盆腔相通,右侧沿骨盆向回盲部延伸,回盲部见造影剂。
2018年01月:林仁敬主治医师为患者行复杂性瘘道部分切除、置管冲洗引流术,植入引流管约12cm,持续冲洗引流。切口冲洗引流通畅,期间边冲洗边视情况退管,未再闭合、肿痛、流脓。
2018年09月13日:林仁敬主治医师在腰麻下为患者行复杂性瘘道切扩挂线术,置入引流管约6cm,持续冲洗引流。10天左右患者挂线脱落,拔出引流管,积极专科换药,30天后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期间未再复发,
2019年03月22日:李帅军教授、林仁敬主治医师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回肠造瘘回纳术。至今患者完全康复,排便正常,局部切口愈合良好。
关于复杂性肛瘘(瘘道)
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个以上瘘管,临床依据其有两个以上外口,或瘘管较长并弯曲的肛瘘,如通常说的马蹄或半马蹄型肛瘘即是这种类型。传统的复杂性肛瘘治疗采取瘘管切除、高位挂线、切开引流、伤口开放等方法。该患者与其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患者的瘘道较长,位置特殊,并且未与直肠想通。
个人体会:切扩挂线置管冲洗引流术是我院何永恒教授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创新的手术方法,此例患者灵活运用了置管引流术、切扩挂线术,将其应用于复杂性瘘道的治疗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