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肛肠科医生,我常常告诉患者,术前你可以做个肠镜,或者等你伤口痊愈了还有胃肠道症状,可以早点做个肠镜,诸如此类的话,几乎每天都在告知。肠镜就像肛肠科医生的另一只眼睛,能观察到上段肠腔有无病变,毕竟通过局部的肛门指诊、肛门镜检,电子肛门镜只能发现末端直肠及肛门的疾病,有时患者如因肛裂或肛周脓肿,混合痔炎性期等原因不适合肠镜检查,通常先手术解决主要问题,所以择期肠镜对肛肠患者也是必要的。
又到了医院一年一度的体检季,这一次我鼓足了勇气,想来一次肠镜之旅。对一个33岁无症状的青年男性,做肠镜是否多此一举?当自己要去做肠镜时,内心还是有些波澜的,毕竟人对未知都是恐惧的。
肠镜前对被检者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肠道准备。肠镜检查要做好,肠道准备必须好。说到喝泻药,很多人会有排斥感,肠道准备是为了给肠镜打开通路。泻药造成的洪流不像闹肚子那么温柔,它是一种通透的体验,是一种便秘的人体会不到的痛快。
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大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内镜下治疗效果,肠道清洁充分便于暴露肠腔粘膜,从而有利于发现病灶,缩短诊疗时间;肠道准备欠佳可能会造成漏诊、误诊,甚至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既然拉干净这么重要,什么才是标准的肠道准备?
一、饮食准备:
1.通常,操作前4~8小时患者需禁止经口进食,操作前2小时禁水。
2.建议患者在内镜检查前1天开始低纤维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红色液体及水果,因为它进入结肠后可能被误认为是血液,或使黏膜细节观察不清。如火龙果、番茄、动物血块、猪肝、红枣、红辣椒等。
二、不良反应
1.腹泻:在方便如厕的地方服用泻药;穿着舒适且方便穿脱的衣服;注意防止脱水。
2.肛门刺激:使用柔软的厕纸或婴儿用湿纸巾。肠镜检查之后可能会有肛门疼痛,
必要时可在肛周皮肤涂抹九华膏等软膏。
3.腹痛腹胀:通常为自限性症状,会自行好转。如持续疼痛或疼痛剧烈,应及时告知医生。如有肠梗阻症状,不适合使用急性泻药,以免加重病情。
4.恶心呕吐:可使用吸管服用泻药。如出现恶心呕吐,休息半小时后,从小口啜饮开始,继续服用,不急于求成,慢慢品。如症状持续,应及时告知医生。
三、标准的肠道准备
一般喝完肠道清洁剂一个小时左右开始排便,排便数次后如变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水样,无固体粪渣,即达到肠镜检查的要求。标准就是:纯水样便,绝对无渣,就像一杯清澈的龙井,透明的、淡淡的淡黄色。
肠道准备清洁度分级
一级:准备满意,即肠腔内无粪便或粪渣,肠液清亮。
二级:比较满意,即肠腔内无粪渣但有污浊粪水,也基本可以清晰的观察肠腔。
三级:准备不满意,即肠腔内有粪渣或粪团,会导致操作不顺利甚至被迫中止检查。
虽然说肠镜检查是检查息肉、肿瘤、肠炎等疾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其实很多人是抗拒的。很多人年年做各种各样的体检,就是不愿意做肠镜检查。在门诊,也总有人拖延了很久才来做肠镜检查。其实肠镜检查的感受因人而异,有些人没啥感觉,有的人却无法耐受,这与受检者的身体状态和操作者的水平相关。我的整个肠镜过程只有十分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即便切了个小息肉,也毫无感觉。
检查前准备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过度紧张,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劲与医生的操作对抗,增加操作难度,同时也会令自己更加不舒服甚至疼痛,恶性循环。可以用平缓的深呼吸来缓解紧张和转移注意力。检查过程中有腹胀、牵拉感或者轻度疼痛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有激烈疼痛或者其他难以忍受的不舒服,请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检查。检查结束后部分人可能会有腹部胀痛,一般在1个小时内,去厕所排气排便之后会缓解。这时就可以进食一些易消化的粥或者汤水之类的食品了。有些人病情需要进行活检或者进行内镜下治疗的,2~3天内应该注意有没有大量出血或者腹痛的症状。
如果非常紧张或者实在反复尝试多次检查后仍不能配合完成,还有无痛肠镜可以尝试。无痛肠镜即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醉镇静药物,使患者在数秒内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后再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没有任何痛苦。所用药物起效时间短,代谢速度快,检查结束后,患者很快清醒,无明显不适。正如很多过来人的切身感受:在睡梦中就轻松完成了肠镜检查,再也不用担心普通肠镜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说了这么多,哪些人应该去做肠镜呢?
1.有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泻、便秘、便血或黑便等;
2.原因不明的贫血、体重下降等;
3.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4.肛门指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应部位异常;或体检发现原因不明的腹部包块;
5.大便隐血(OB)试验阳性、消化道相关肿瘤标记物阳性;
6.有大肠、回盲部疾病史、消化道肿瘤病史、妇科肿瘤病史或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7.其他怀疑有大肠或回盲部疾病的情况;
8.年龄在5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或40岁以上高危人群。
作者:陆文洪 编辑:何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