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屁股上好像长了颗火疖子,有点疼,估计是上火了,抹点药膏过两天就好了。”平时喜好吃辣的小王在胡吃海喝后,突然发现肛门旁出现一个又红又痛的硬块,于是,小王药膏、热水坐浴、甚至抗生素自行安排上,选择“忍一忍”。
然而过了几天,这个被轻视的“小疖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发热等全身症状,家属见状,立马带小王前往我院肛肠五科就诊,结果显示是肛周脓肿。肛肠五科主任、主任医师谢彪主任表示,肛周脓肿是一颗伪装起来的“深度炸弹”,它的危险藏在“看似普通”的表象之下。
一、它不是普通疖子:源头深藏不露
肛周脓肿感染始于肛门直肠内部一个叫“肛腺”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肛腺想象成埋在肛门内壁深处的“小火山口”,当排便异常(腹泻或便秘)导致这个“火山口”被堵塞时,肠道细菌就会在里面繁殖、发炎,脓液无法向内排出,只能向外周肌肉和软组织深处“钻探”,最终在肛门旁的皮肤下鼓起一个包。通常我们看到的皮肤上的红、肿、痛,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感染源头在身体内部更深的地方。
二、忽视的代价:从“小疖子”到“大麻烦”的升级之路
如果把这个“小疖子”当作普通问题处理,可能会经历一场不断升级的“噩梦”。通常肛周脓肿患者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剧痛期:脓肿会迅速扩大,疼痛从最初的隐痛发展为持续性、搏动性(像心脏一样跳动)的剧痛,让人无法坐下、行走,甚至伴有高烧、寒战。破溃期:压力过大的脓肿可能自行破溃,流出发臭的脓液,此时剧痛可能暂时会缓解,给人“快好了”的假象。形成肛瘘:破溃的脓肿,其内部的感染源头(内口)并未清除,就会在肛门和破溃的皮肤之间,形成一条反复发炎、流脓的异常隧道—肛瘘。从此,患者将进入“肛门旁反复流脓、肿痛”的慢性病程,痛苦不堪。
三、如何辨别?抓住肛周脓肿的“狐狸尾巴”
当肛门周围出现不适时,如何初步判断它可能不是普通的“疖子”?看位置:肛周脓肿非常贴近肛门边缘,甚至感觉是从肛门里鼓出来的。品疼痛:疼痛是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的深部胀痛、跳痛,而非表面皮肤的浅表刺痛。感全身:很可能伴有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
四、解决方法:
确诊肛周脓肿后,手术是唯一有效且根治的方法。手术可以切开排脓,剧痛瞬间缓解,同时找到并处理感染的内口,从根本上杜绝肛瘘的形成。及时手术,是一个“短痛”解决“长痛”的最佳策略。拖延只会让小病拖成大病,简单问题复杂化。
肛门旁无小事,切勿“自”以为是。 那个被轻视的“小疖子”,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摒弃羞涩,科学认知,及早就医,才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任的态度。
指导专家:谢彪 林仁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