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键盘码字到手酸,下班游戏戳屏到手酸,家里做完家务到手痛,具体表现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半边无名指三个半手指麻木,手握东西没以前有力气,早上起来晚上睡觉或者劳累后症状加重,找到共鸣的各位,悠着点,小心中标“鼠标手”。 “鼠标手”医学名为“腕管综合征。”什么是“腕管综合征”?该怎么治疗?如何预防呢?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腕管系指腕掌侧的掌横韧带与腕骨所构成的骨-韧带隧道。腕管中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和4个手指的指深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正中神经居于浅层,处于肌腱与腕横韧带之间。本病好发于中年人,以女性多见,常单侧发病。
【诊查要点】
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后,引起腕以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肿胀感。患手握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握物、端物时偶有突然失手的情况。夜间、晨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活动或甩手后症状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可有发冷、发绀等改变。病程长者大鱼际萎缩,患指感觉减退,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脱屑。
屈腕压迫试验,即掌屈腕关节的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分钟,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叩击试验,即叩击腕横韧带之正中神经处,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肌电图检查,可见大鱼际出现神经变性,可协助诊断。
【病因病机】
腕部的创伤,如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脱位、腕部扭挫伤、腕部慢性损伤,或腕管内有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原因,致腕管容积减少。由于腕管内腔缩小,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而引起肌腱、肌腱周围组织及滑膜水肿、肿胀、增厚,使管腔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发生腕管综合征。
【治疗】
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练功、药物、针灸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理筋手法先在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及痛点等穴位处,施以按压、揉摩手法;然后将患手在轻度拔伸下,缓缓旋转、屈伸腕关节数次;再将术者左手握于患手腕上,右手拇、食指捏住患手拇、食、中、无名指远节,向远心端迅速拔伸,以发生弹响为佳。手法可每日1次,局部不宜过重过多施用手法,以减少已增加的腕管内压。
2.药物治疗 治宜祛风通络,内服大活络丹,外贴宝珍膏或万应膏,并可用八仙逍遥汤或海桐皮汤熏洗。
3.针灸治疗 取阳溪、外关、合谷、劳宫等穴,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4.练功活动 练习手指、腕关节的屈伸及前臂的旋转活动,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和粘连。
5.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经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开腕横韧带以缓解压迫。
【预防与调护】
对腕部的创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尤其是腕部的骨折、脱位,要求对位良好。已发生腕管综合征者,施行理筋手法之后要固定腕部,可用纸壳夹板,也可以将前臂及手腕部悬吊,不宜做热疗,以免加重病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快决定手术治疗,防止正中神经长时间严重受压而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