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个宝,养胃健脾功效高

发布日期:2024-06-11      作者:贵鹏 姜雄       编辑:陈安妮

山药又名薯蓣、山薯,为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薯蓣的地下根茎,喜温耐旱,适宜在疏松肥沃土壤中生长。山药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生长区域广泛,在南北方地区均有种植。除可日常食用外,山药作为中药在 2020 版《中国药典》中有收载,具有药食两用价值。

一、山药的营养成分

山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首先,它富含淀粉质,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此外,山药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纤维素在山药中的含量也相当可观,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护消化系统健康。同时,山药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如维生素CB1B2E,以及钾、铁、锌、镁等多种矿物质。值得一提的是,山药中含有的天然植物黏液,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并起到润滑作用的功能。

二、药用价值与功效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微涩,归脾、肺、肾经,无毒。可补脾胃、益肺肾,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肺虚久咳咽干、尿频,消渴多饮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泄、聪耳明目、滋阴润燥的功效,山药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述,自古被视为补虚佳品,在诸多品种中,以产于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的怀山药最负盛名,且有怀参的美称。山药是传统补益中药材,能滋养肌肤,使人健美,并可健脑增记忆,有健脾养胃、补肺益肾、止泻利湿 之功效,既是滋补食品又是补气中药,为药食两用佳品。最早的药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作为药材收入,书中将山药列为上品,称“山药色、香、味三绝”, 并谓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的功效。

三、食用方法与搭配

山药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山药无论煎、炒、蒸、煮、炖、焖,做成甜食或咸食,都堪称人间美味,如山药丸、山药卷、山药饼、枣泥山药、山药炖肉、山药炖鸡鸭等。

清炒山药时,先将山药切片或切丝下锅,与木耳、番茄、虾仁、肉类等一起爆炒,加热时间短,既营养又美味。

患有高血压、胃病等慢性病者或喜欢甜品的女性,最好选择清蒸山药。将山药去皮切段后放入锅中蒸熟,蘸适量白糖或浇上蜂蜜食用。

儿童与老人消化功能较弱,更适合将山药煲粥食用。将山药切块与大米一起熬煮,再加上些红枣、花生、枸杞、桂圆,既让人有口福,又可收滋养之功。

山药炖汤也很好,以山药、排骨或鸡肉为主,加入枸杞等辅料,亦是滋补美食。

 

总之,山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山药的科普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食材,为健康生活添砖加瓦。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