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到底吃什么好?

发布日期:2016-07-27      

    家中有人生病住院,最让家人伤脑筋的是怎么“补”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但是各种民间禁忌,又让他们担心乱“补”反伤身。结果,适得其反,过分的谨慎小心,导致病人的营养状况下降。

    1、全面均衡的营养助早日康复

    能量是机体的动力来源,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经机体消化吸收后,在体内氧化,释放出热能,供机体利用(正如汽车开动需要燃料一样)。能量的需要因病因人不同而异,但最低供给量也应保证病人维持生命的基础需要。如一个50 岁的男性,标准体重 65kg ,基础需要约 1400 千卡,实际需要高于此。医生应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营养方案。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或进食严重不足时,必须通过胃肠外营养(静脉营养)的途径适当供给营养。能进食的病人,最好吃营养均衡易消化的混合食物,不要偏食。因为除母乳喂养婴儿外,没有单一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 40 多种营养素。只有多样化的膳食才能满足这一需要。

    2、病后康复别偏信单一良方

    对于病后的康复,民间有不少传说,比如,手术后要吃生鱼汤、田鸡粥,不能喝牛奶、吃香蕉等生冷食品。其实,病后康复的营养应因病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生鱼汤是指用生鱼煮出的汤水,其营养价值并无特殊,鱼肉可提供优质蛋白,汤水可补充水分;田鸡(青蛙)肉也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粥中的碳水化合物则可提供较多的能量。只要病情无禁忌症,通常病人都可以食用,但并非一定要限制于吃这几种食物。其实清淡的瘦肉汤、鸡蛋汤、鱼汤等都可以吃。同样,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某些人喝了牛奶有不良反应,如腹胀、腹泻。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来消化。有些人胃肠道中缺少此酶,喝了牛奶则产生上述不适症状(即乳糖不耐受综合征)。对于这种病人,牛奶是禁忌的,但对于非胃肠手术的无乳糖不耐受症的病人来说,是不必禁忌的,特别是儿童、孕妇、老人、发热病人都是适宜的。水果等生冷食品也同样,对某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溃疡病并出血是禁忌的,但对于甲亢等疾病不必禁忌。

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病人康复不要过于强调“补”,而要重视营养均衡,特别是能量的供给是否充足,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是否恰当,所选用食物是否符合病情的需要。具体营养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原则是:营养均衡,循序渐进,因病而异,适时调整。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