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Ps: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出现急性关节炎等症状时,不能称之为痛风。只有出现了症状,才能叫痛风。
我国近10年痛风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2017年我国痛风患病率约为0.86%~2.20%,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0.90%[1]。
临床表现
痛风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累。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跖趾、指尖、掌指、肘等关节、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痛风的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比较肯定的是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同时,还需要纠正一个误区: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引起痛风,临床上仅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约10%患者因尿酸生成过多导致,还有因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而导致代谢障碍,这些病因导致的称为原发性痛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Lesch-Nyhan综合征、I型糖原贮积病等可导致尿酸代谢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尿酸生成过多;慢性肾脏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药物,如呋塞米、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些导致的称为继发性痛风。
痛风治疗
Personality Trait
一般治疗:痛风是一种无法根治的代谢性疾病,痛风一经确诊,应该立即开始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从禁烟限酒、饮食管理、控制体重、改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日常管理。
药物治疗:
1)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时,首先考虑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首选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双氯芬酸、萘普生、布洛芬、依托考昔、吲哚美辛等。对非甾体消炎药有禁忌的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高剂量秋水仙碱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容易导致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对非甾体消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的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建议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其疗效和安全性与非甾体消炎药类似,可起到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2)缓解期—
控制血尿酸水平达到目标值,减少痛风发作,以延缓疾病进展。促进血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等;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非布司他等;碱化尿液:碳酸氢钠、枸橼酸盐制剂。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痛风石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伴感染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痛丨风丨知丨识丨要丨知丨道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Measures
1.饮食上牢记“三低一高”原则。
1)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
嘌呤转化的尿酸是痛风的诱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摄入嘌呤来使尿酸生成减少,进而避免痛风的发生。
2)低热量饮食
痛风患者除了要控制嘌呤的摄入量外,蛋白质的摄入量也要有所控制。这是因为高蛋白的食物往往嘌呤含量也高。
3)低脂、低盐饮食
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为了降低并控制体重,痛风患者也要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而食盐中的钠元素有促进尿酸沉淀的作用,加上很多痛风患者会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所以,为了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痛风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
4)高水分摄入
痛风患者要多饮水!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群一天的饮水量大约为2000ml,但痛风患者需要多喝水来稀释尿液,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代谢能力,以促进尿酸排泄,进而防止尿酸沉积引发痛风。因此,痛风患者每天饮水量在3000ml以上为宜。
2.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尽量避免使用氢氯噻嗪、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升高血尿酸的药物。
4.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注意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骨伤三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中心,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中医骨伤临床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医骨伤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中医骨伤学会主委单位,湖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中医骨伤科培训中心,湖南省中医骨伤科关节培训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硕、博士学位授予点。
一、病房开放标准床位46张,科室现有专家团队20余人,其中湖南省名中医1名,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名,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1人。
二、诊疗范围:肩、膝、髋、踝关节疾患及骨质疏松症、骨肿瘤、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能独立开展骨科各项手术,包括:
1.关节镜技术:肩关节镜、膝关节镜、踝关节镜。
2.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膝关节翻修术。
3.保膝手术: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HTO)、腓骨截骨术、单髁置换术(UKA)。
4.保髋手术: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5.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
同时科室借鉴国内外疼痛管理的先进经验,在省内较早设立“无痛病房”,通过建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采用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运用循证医学证实的各种有效手段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相关应激状态,预防器官功能障碍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从而改善预后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效果。
三、中医药特色:我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内外兼治,开展了中药特大封包、穴位贴敷、药物竹罐、耳穴压豆、小针刀、针灸等特色疗法。科室研发了“丹紫康膝冲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克炎健骨汤”治疗慢性骨髓炎,“消栓饮”防治深静脉血栓,“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消炎散、如意金黄散等外敷治疗各类急慢性关节疾患。科室中医药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