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长沙可谓是一夜入冬,嗲嗲们也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阴雨天气虽然缓解了干燥,但是也增大了出门风险,这不,颜嗲嗲昨天早上刚出门就摔了一跤,随即出现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随即立马赶往我院,拍完X片后原来是股骨颈骨折。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股骨颈骨折。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首先从解剖来看在髋关节中由于股骨颈部细小,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折交界处,又因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多伴骨质疏松,即使轻微的外力作用也容易导致骨折,老年人跌倒后如侧身着地或者大腿外侧受到撞击,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走路,诸如此类发生在髋部的骨折常考虑股骨颈骨折可能性大。在医学上的定义,股骨颈骨折也就是股骨颈基底部以上发生的骨折,按其部位之不同,可分为头下部、颈中部和基地部骨折三种。
在全世界范围中此类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58%。据报道,1990年世界上约有166万人患有股骨颈骨折。据估计,全球新发髋骨折将于2050年增加至630万,其中股骨颈骨折约占50%。
临床表现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有以下典型症状。
1、疼痛,患者在摔倒后可感到髋部剧烈疼痛,切压痛明显。
2、活动受限
患者摔倒后,一侧下肢活动受到限制,难以自主活动,一般无法自行站立行走。也可能受伤后并不立即出现活动障碍,仍能站立行走,但数天后髋部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更重,甚至完全不能行走。
3、下肢畸形
股骨颈骨折患者常伴有典型的下肢缩短、外展、外旋畸形。
4、伴随症状
股骨颈骨折多由外伤造成,因此患者可伴有其他部位骨折,如骨盆骨折、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等。
病因:
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老年人多伴骨质疏松症,可导致股骨颈张力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压力骨小梁数量减少。 同时,股骨颈上区密布滋养血管孔,它们会对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结构产生影响,使股骨颈变脆弱。2、老年人髋部肌肉功能欠佳,不能有效地抵消外界 对臀部的有害应力。 此外,髋关节为负重关节,承受 的压力较大,局部应力也复杂多变,即便暴力程度不 大(平地跌倒、下床时突然扭曲下肢,甚至无明显外伤史)也可导致股骨颈骨折。 研究发现,年龄> 75岁 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以上是在骨质疏松的 基础上由低能量损伤造成。
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骨折患者由于髋部的肌肉收缩及骨折处的剪切应力,导致骨折断端之间不稳定。因此,股骨颈骨折通常会继发骨折不愈合和头部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保守治疗,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因年龄大,心肺功能差,多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故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率增加。
股骨颈骨折整复手法有两种。
屈髋屈膝法:可在短时间内整复股骨颈骨折,但因大腿肌肉力量大,对抗强度高,对软组织的损伤大,其整复难度大,且不稳定。
牵引复位法:对软组织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护股骨头的血运。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尽快缓解老年患者骨折端的疼痛,恢复患肢的行走功能,缩短老年人的卧床休息时间,进而防止长时间不能下地活动带来的相关并发症,故成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方法。 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其中,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动力髋螺钉及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等;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1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空心加压螺钉主要应用于GardenI、II型老年股骨颈骨折,它具有经皮手术且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创伤较小、手术耗时短、对股骨头血供破坏较小、术后明显缓解疼痛等优点,是一种微创且费用低的手术方法。2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动力髋固定系统具有静力、动力加压两重功能,可防止骨折块的移位和塌陷。 动力髋螺钉的滑动螺钉在不破坏关节囊的同时,恢复了骨折断端的血供,避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 同时,其与钢板的支持作用,可以保持颈干角,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加速愈合 。 但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有大部分老年人会出现股骨头缺血及坏死。 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患者通常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这不仅增加了手术费用和社会负担,还增加了患者二次手术的创伤。 而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以老年人最为常见,且大多数心肺功能较差,由于身体状况原因一般都无法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与内固定术相比,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几乎无术后不愈合及缺血坏死的缺点,术后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同时 随着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不断改进及医师手术技能 的不断提高,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老年股骨颈 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选择可能取决于Pauwels角。行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尚存 在争议。 目前在手术方式和关节假体的选择上,比较统一的观点为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患 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认知状态、股骨颈骨 折类型、老年患者的骨质量及患者与家属对于术后 恢复程度的要求。 与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更复杂,对医师的手术操作技 能要求更高,术中对髋臼的打磨及操作时间的延长 增加了术中出血量,这对老年患者无疑增加了手术 风险和术后恢复时间。 而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 年患者的耐受能力要求较低,手术更简便、耗时更 短、手术损伤小、出血较少,对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 影响更小,进而减少了长时间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吴梅祥等收治的6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中,17例选择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剩余50例选择 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结果显示,在住院费用、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方面,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均优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可见,对于老年股骨颈骨 折患者选择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安全性更高。
术后预防: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髋部骨折也
随之增加,自引入人工双极头假体以来,人工双极股 骨头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其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降低手术疗效。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下沉及感染。 正确认识及防治并发 症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效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