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受伤了怎么办,这份康复指南请收好

发布日期:2025-08-05      作者:刘寒冬       

作为人体最复杂、承重最大的关节,膝关节每天要承受我们体重3-7倍的压力。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上班族,抑或步履蹒跚的老人,膝关节损伤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找上门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6000万人因膝关节问题就医,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缺乏正确的康复知识,导致“小伤拖成大病”,甚至影响终生的行走能力。

一、为什么膝关节损伤比其他关节更复杂?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关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复杂的运动。从损伤类型来看,膝关节问题有以下特点:

1.膝关节损伤类型更多样

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软骨损伤等软组织问题。每种损伤的致病机制不同,骨折多因外力撞击导致,而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扭伤。

2.膝关节结构比其他关节更复杂

膝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组成,周围有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多条韧带维持稳定,还有内外侧半月板起到缓冲作用。这种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更具挑战性。

3.膝关节功能要求更全面

膝关节既要承担承重的功能,还要完成屈伸、旋转等复杂动作。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度需要达到0-135°,这对康复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膝关节损伤还容易引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这主要与长期制动和疼痛导致的废用性改变有关。

二、不同人群膝关节损伤的特点

不仅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表现,损伤原因包括运动外伤、退行性变、先天发育异常等。

1.年轻运动员

多为急性外伤,如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康复目标是完全恢复运动功能。

2.中老年人群

多为退行性病变,如膝骨关节炎、软骨磨损,康复重点是缓解疼痛、维持功能。

3.术后患者

无论是骨折内固定还是关节置换,都需要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

4.儿童青少年

生长发育期的膝关节损伤需要特别关注对骨骺的影响。

有不少患者认为,膝关节损伤后静养一段时间就能自然恢复,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问题,科学的康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三、如何区分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康复是一个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重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

早期康复主要控制疼痛和炎症,通过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维持肌肉张力。这个阶段的训练看似简单,但对预防并发症、为后续康复打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中期的康复重点是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包括直腿抬高、坐位垂腿、足跟划床等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要循序渐进,术后1个月内是最佳时期。

后期康复则注重功能性训练和运动控制,通过静蹲练习、单腿站立等方法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四、膝关节康复后还要做些什么?

当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后,建议保持一段时间的日常锻炼。

1.建立正确的运动习惯

选择对膝关节友好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期进行跳跃、急停急转等高风险动作。

2.功能性训练

继续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比如股四头肌和臀部肌群的强化,这些肌肉是膝关节稳定的重要保障。

3.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些日常细节对维护膝关节健康同样重要。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