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肤二科 林奕涛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哺乳期疾病,产后1个月左右的产妇经常罹患此病,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中医称之为“外吹乳痈”。症状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化脓溃后脓出稠厚,甚者伴有发热恶寒、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不但患者本人很难受,也会影响宝宝的哺乳。
那么,为什么会得乳腺炎呢?
原因一:产后乳汁量多,没有定时哺乳,宝宝没有吸空乳汁,多余乳汁没有及时拔空,导致乳汁淤积。
原因二:宝宝吸乳方法不对,有时候没吸出乳汁,然后越吸越用力,导致乳头破损,加上新产妈咪没有好好保养乳头,细菌通过乳头的伤口入侵乳管,导致乳腺发炎。
原因三:有些宝妈们的乳头属于先天短缩内陷型的,乳腺发育不良,乳管不够通畅,乳汁容易淤积。
要如何预防产后乳腺炎呢?
方法一:中医认为,哺乳期进补太过,容易滋生胃火,乳房又是胃经的循行部位,胃热壅滞,形成乳痈。所以,新产妈咪们哺乳期饮食要清淡,不要过食辛辣油腻口味重的食物。咱们中国的姥姥们、奶奶们伺候月子特别尽心尽力,各种滋补食材变着花样做,唯恐委屈了闺女、饿着孙子,结果“补”出了很多乳腺炎。
方法二:中医认为,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肝郁化热,促生乳痈。所以,新手妈咪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内分泌平衡,乳汁的分泌会更通畅。如果发现有乳腺炎也不要慌张,及时看乳腺专科医生即可。临床上很多新产妈咪宁愿相信所谓的民间偏方、老妈婆婆的经验也不相信医生,或者随便找家诊所、挂个外科医生的号,没有专业系统治疗,耽误了病情的大有人在。
方法三:注意乳头护理,妊娠5月后经常用温开水洗净乳头,乳头内陷者,经常提拉矫正。要让宝宝正确吸乳,避免乳头受到损伤。同时,做好宝宝口腔清洁工作,若患有鹅口疮,及时治疗,以免细菌感染。新产妈咪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的话,也应及时治疗。如果发现乳头受伤最好暂停哺乳,伤口可以涂抹蛋黄油、鱼肝油或麻油,有助于愈合。
方法四: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尽量让宝宝把两边的乳汁都吸空,如果宝宝吃不完,也别舍不得,还是要按摩挤空,或者用吸奶器拔空,以防乳汁淤积。如果发现乳房涨奶或者结块,赶紧按摩或者热敷,赶紧把乳汁排空。
准备给宝宝断乳的妈咪,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乳,同时可用生麦芽60g、生山楂60g煎汤代茶饮用,乳汁特别多的宝妈可以规范口服溴隐亭退奶,用皮硝60g装入纱布袋中外敷乳房。
方法五:产后体虚或者露胸哺乳容易感受外邪,新产妈咪要注意保暖。另外,不要去挤压乳房,特别是睡觉的时候不要趴着睡,最好是平躺着睡。
得了急性乳腺炎,要怎么应对呢?
首先:一旦发现乳房有硬块,经热敷、按摩及哺乳均难以消散,且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甚至体温升高,有怕冷多汗等情况,尽早到正规医院乳腺专科就诊。最好到中医乳腺专科,因为中医会根据乳痈辨证分期论治,治疗手段也比西医院多一些。查一下血常规、乳腺彩超。可以静滴抗生素(不透过血乳屏障那种),外敷金黄膏或50%芒硝溶液,TDP热疗,乳房按摩或乳头拔罐拔奶,佩戴三角巾托起乳,配合服用中药汤剂。初起治疗得当的话,新产妈咪们可免受脓肿切开排脓之苦,若乳汁细菌培养阴性的话,还是可以继续哺乳。
如果拖得比较久才来医院就诊,就诊时乳房脓肿已经形成的话,只能在局麻下做切开引流,医生会根据病变部位合理选择切口,但是术后就不能喂奶了,每天换药的时候也会比较疼。千万不要像个别新产妈咪那样,就诊的时候乳房脓肿已经自行破溃了,甚至炎症都扩散到乳房其他地方了,那样只能长期换药,痛苦不堪。
治病需要医患合作,新产妈咪们也要做好以下乳房护理工作,配合医生打好宝宝口粮保卫战!
第一点,对于乳头先天凹陷的妈咪,从妊娠期开始,每天坚持做乳头提拉矫正,孕后期可以不佩戴文胸,哺乳之前确保把乳头吸出来,哺乳期可以使用乳头贴。
第二点,就是定时哺乳,一般每次哺乳以每边20分钟为宜,不要太长或太短,奶水多或者宝宝没吃完的,也要挤出来,避免淤积。发病初期尽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排空乳房,可以先轻揪乳头数次,然后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经乳汁推出。
第三点,如果乳腺炎比较严重,已经化脓了,及时去医院治疗,如果医生认为不应当哺乳了,请理智地停止哺乳,千万不要因为省钱,或者有“非要母乳喂养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的偏见,纠结来纠结去,不吃母乳的孩子也可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