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乱节拍”不只是心慌,背后藏着哪些心脏“求救信号”?

发布日期:2025-08-25      作者:丁鹏       

你是否曾突然感到心脏“咯噔”一下,或是心跳忽快忽慢?大多数人会简单归因于“心慌”,但事实上,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有时甚至可能预示着严重的心脏疾病。那么如何尽早识别这些危险信号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乱节拍”背后的秘密。

一、“乱节拍”的典型表现:不止是心慌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最高司令部”窦房结所发起,心脏以60-100次/分钟的规律节奏跳动。但当这一传导信号异常时,心跳就可能变得过快、过慢或者跳得不齐等,这些统称为心律失常。

心慌:发作时,患者感觉到心前区出现悸动、慌乱或者不安的情况,比如说感觉到心像提到了嗓子眼儿,或者胸口突然“咯噔”一下,这些都是心慌最常见的主观感受。

头晕: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甚至短暂眼前发黑。

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节律紊乱时,心肌供血可能受影响,导致全身供氧不足,表现为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更明显。

晕厥:严重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骤降,脑部缺血进而出现双眼发黑甚至晕厥,需要急救处理。

二、乱律的连锁反应—心律失常并发症

这些“乱节拍”不仅会扰乱心脏本身的节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危险的连锁反应,甚至威胁生命。

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快速性的心律失常以及严重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都会诱发心肌缺血以及心力衰竭。

血栓栓塞:房颤时,由于心房无法有效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血栓。栓子一旦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脑部堵塞血管,就会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晕厥或猝死: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甚至心脏骤停。

认知功能下降:长期房颤导致脑部微血管栓塞,增加痴呆风险。

三、心跳警报后的救治黄金时间

药物治疗

对于轻中度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采用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类的药物或者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在服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守医嘱,不能擅自调整用药剂量。

非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保守治疗不佳的患者或者高危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疾病的类型,可对应选择导管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式除颤器等介入疗法,可根治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日常要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同时科学管理心理压力,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复发风险。

心律失常虽然常见,但不可掉以轻心。偶尔的心慌不必过度焦虑,但如果反复发作且有其他伴随症状,请务必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减少并发症,让心脏始终保持“规律节拍”。

指导医生:伍瑶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