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高血压”患病增长率步步递增

发布日期:2016-07-27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定为“控制高血压”。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2亿,但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30%,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而大多数人并不知晓。专家指出,高血压是导致中风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同时,又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危险因素。

中青年患病增长率达六七成

【典型病例】36岁的王先生在一家外资企业任部门经理,最近体检发现,自己的血压居然达145/105mmHg,经询问得知,王先生近期负责一个上亿元的项目,工期紧、压力大、常加班,他近期常出现头晕、耳鸣现象.

【专家分析】毛教授介绍,35~45岁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增长率高达62%~74%,且多发生在白领人群。这些人大多生活不规律、常熬夜、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兴奋,但由于其动脉弹性功能基本处于正常或代偿期,故多数为短暂性高血压,经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生活节奏等,病情完全可以控制。

这些人与因素易导致高血压 

肥胖者:减重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并限制过多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体育锻炼。

饮酒:每周至少饮酒一次,持续4年者,患高血压危险增加40%。

长期吸烟升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吸烟多少、吸烟时间长短有关。

膳食高钠盐:饮食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膳食中脂肪,适当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长期心理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精神压力对血压有影响,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已被公认。

长期吃咸菜,降压药都不起效 

【典型病例】家住河南的张阿姨,患高血压已有几年了,虽然按医生要求服了降压药,但效果不明显,当地医生为她开具了三联降压药,还是不见明显效果。

【专家分析】面对张阿姨的病情,毛教授反复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张阿姨喜欢吃素菜,尤其是喜欢吃咸菜。原因找到,张阿姨长期吃过咸食品,导致血压偏高。按照毛教授的吩咐,张阿姨停止吃咸菜后,不到一个月,原来用三种降压药都降不下血压,现在用一种药就能很好地控制血压了。

关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血压增高的程度与摄盐量成正比。每人每日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控制在5克以下。多进食富含钾、镁的食物。钾、镁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富含钾的食物有:菇类、豆类、菠菜、水芹、苋菜、鲜藕、紫菜、海带、番茄、莲子和乳制品等。富含镁的食物有:鱼、瘦肉、海藻、绿叶蔬菜及多种水果。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

控制好血压可减少中风的危险

【典型病例】近日,57岁的李先生吃完晚饭后突然摔倒在地,说不出话,送往医院已经出现昏迷,经医生诊断为中风。为什么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一个人,会突然出现中风呢?经了解病史得知,李先生患高血压病已有多年,每次感觉头昏、头痛时,就服下2片降压药,症状好转后就停药了。

【专家分析】“高血压是导致中风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同时,又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危险因素。”毛教授指出,国内外研究都证实,中风发病率与血压高低密切相关,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头晕、耳鸣、鼻出血、心悸、气促、胸痛、背痛,夜尿、口渴、视力模糊、情绪不稳,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故应定期测量血压。提醒患者,降压药吃吃停停危害大。高血压病少数病人可自然缓解,绝大多数需终生服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效、副作用尽可能小,服用次数尽可能少、服药量尽可能小的降压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