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鼻出血,教您正确应对

发布日期:2022-06-07      

夏季炎热干燥,鼻腔内易干燥干裂不适,不少人会出现毫无征兆地流鼻血。一般来说,鼻子易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则多见于鼻腔后部。那么引起鼻出血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外伤:鼻内血管丰富,挖鼻、用力擤鼻或鼻内用药、操作不当、手术等损伤鼻腔粘膜可导致鼻内出血。鼻骨骨折、鼻—鼻窦外伤合并颅底骨折等鼻外伤均可导致鼻出血。

2.鼻腔异物、鼻腔炎症、肿瘤:鼻腔异物致鼻出血多表现为一侧鼻腔出血或血涕;各种鼻炎、鼻窦炎症可致鼻黏膜血管受损而出血;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良恶性肿瘤早期可表现为反复涕中带血,晚期破坏大血管可致大出血。

3.鼻中隔相关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黏膜糜烂、穿孔亦是常见原因。

4.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多发生在疾病高热期,因高热、鼻黏膜充血、干燥、肿胀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部。

5.高血压导致的鼻出血因血管压力过高,常为单侧,出血量较大,多在鼻腔后部。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病人的40%,而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要高度警惕。

6.各种血液病、服用抗凝药物、肝病和化学物或药物中毒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多为反复双侧出血、持续性渗血,常伴其他部位出血。

7.女性经期和妊娠期内分泌功能异常的鼻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鼻腔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易破裂出血,常有家族史。



正确的处理鼻出血的方法是: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气流甚至堵塞鼻腔;将出血侧鼻翼向鼻中隔方向按压数分钟,可配合局部冷敷,一般可止血。对于反复长期鼻出血患者应日常重点监测血压、凝血功能及血常规,对于异常结果积极采取措施。对于鼻腔术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和剧烈活动。出现鼻塞及鼻内结痂勿挖鼻,多饮水,适当应用加湿器保持鼻内湿润。

日常生活中,对于鼻出血疾病的发生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作者:龚美萍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