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22-07-13      

    “孩子晚上总爱趴着睡觉,睡觉时也不安稳,半夜还会打呼噜,呼噜打着打着就突然停一下,白天总注意力不集中,喊他也不好好答应,跟没听见一样。”妈妈很焦虑,带着4岁的孩子来到我科检查。医生发现孩子已经有轻度“腺样体面容”的表现,经过纤维鼻咽镜的检查后,做出扁桃体伴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并且建议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孩子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打呼噜还要动手术呢?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常见,严重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危害明显。我们的鼻腔和咽腔是通过鼻咽部相通的。咽腔的扁桃体以及鼻咽部的腺样体都是咽部的免疫器官,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腺样体肥大常见于3-5岁的儿童,6-7岁时增生最明显,10岁以后逐渐萎缩,一般是因为反复的炎症感染刺激所导致的,可以表现为腺样体表面水肿、充血、增生,从而引起患者出现相关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腺样体肥大可引起耳、鼻 、咽、喉等处症状。若压迫咽鼓管的开口,可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耳闷胀感、耳鸣和听力减退;阻塞也可能阻碍鼻腔分泌物的引流,引发鼻窦炎,出现头痛、鼻塞及流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反复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如果阻塞气道程度较重,则会造成低氧血症,表现为营养发育不良、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反应迟钝、夜惊、磨牙、遗尿、性情暴躁等症状。

    此外,长期张口呼吸则会影响面部发育,严重的会影响到患者的外表样貌,出现“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齿参差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表情呆滞。

    治疗上内科治疗局部鼻喷激素联合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效。同时注意平衡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有助于调整机体状态,改善症状。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腺样体会逐渐萎缩,病情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若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或出现较重的并发症,可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术。如有扁桃体肥大或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者,手术常与扁桃体切除术同时施行。如果扁桃体无明确手术适应证者,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术。目前,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逐渐普及。

   本病例中该患儿打鼾明显,纤维鼻咽镜示后鼻孔堵塞2/3以上,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患儿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扁桃体伴腺样体肥大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当天患儿夜间睡眠安静,未见打鼾,疗效明显。

作者:龚美萍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