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来了,怎样应对?

发布日期:2023-03-21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放下手机准备睡觉时,或努力工作熬夜加班时,或去到嘈杂的环境中,突然一个声音就来了,像蝉鸣声、汽车的鸣笛声、蚊子飞的嗡嗡声、弱弱的电流声等,有些人的声音还不重样;有的出现几秒钟,有的持续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或几年,有时候感觉声音在耳朵里,有时候又在脑袋里,但一问周围的人发现大家都听不到,那么注意了,你可能是被耳鸣找上门了!
   耳鸣是耳科临床上常见的三大难题之一,发病率很高,一般人群中有17%的人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耳鸣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耳鸣是指外界无相应声源的刺激,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常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焦虑、抑郁、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大部分的耳鸣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聋,所以大家都担心“鸣久必聋”,但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耳鸣并不是导致耳聋的原因,大多数时候耳鸣只是我们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提醒我们身体受到损伤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耳鸣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耳鸣的治疗还有一定的难度,临床上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1. 病因治疗:若为继发性耳鸣,首先需要找到引起耳鸣的某些已知疾病,比如常见的耵聍栓塞、胆脂瘤、中耳炎、听神经瘤、突聋、梅尼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颈椎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控制解决相关病因,耳鸣自然能治愈或减轻。
   2. 药物治疗:目前尚未发现能治愈耳鸣的药物,但有些药物对耳鸣有一定的疗效,如改善耳蜗血液循环的药物、改善内耳能量代谢及营养神经药、利多卡因及对症治疗(抗焦虑药、安眠药)等。
   3. 耳鸣再训练疗法:又被称为耳鸣习服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与产生耳鸣有关的中枢神经网络的可塑性,降低机体对耳鸣的异常反应,降低耳鸣所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达到与耳鸣和平共处。其方法主要包括指导性咨询和声治疗。
   4. 中医特色治疗:
   辨证施治:耳鸣的病机有虚有实,实证多见于风邪侵袭、痰湿困结或肝气郁结,虚证多因脾胃虚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虚,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针刺:《黄帝内经》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是众多经脉所聚集的地方,可以通过针刺局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以及配合远端辨证取穴,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和气血的功效。
   耳穴压豆: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与脏腑经络相沟通的特定区域,换而言之就是耳廓各部份分别隶属于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因此刺激耳穴时能达到通经活络、调节脏腑的作用。一般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相关穴位上,并不时按压以保持穴位刺激。
   耳部按摩导引法:
   鸣天鼓法:对耳聋、耳鸣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内功图说·十二段锦总诀》:“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具体方法是:调整好呼吸,用两手掌心紧贴两外耳道口,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地横按在后枕部,再将两手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将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听到洪亮清晰的声音,响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双手同时叩击48次。
   鼓膜按摩法:可用于治疗耳鸣、耳胀、耳聋。具体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插入外耳道口,使其塞紧外耳道,轻轻按压1~2秒,再放开,一按一放,重复多次。也可以用食指或中指按压耳屏,使其掩盖住外耳道口,持续1~2秒后再放开,一按一放,有节奏地重复多次。
   此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耳鸣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消除耳鸣,而是适宜耳鸣及缓解因耳鸣而引起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当耳鸣症状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又没有其他系统病变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我们应该不过度关注,慢慢的适应它,学会与耳鸣和解,这样你的生活也会相对轻松很多。
作者:龚美萍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