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艾滋病感染

发布日期:2024-04-18      作者:孙春艳       编辑:宣传统战部

艾滋病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就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众所周知,本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感染HIV的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5年,全球共有398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死亡人数达到110万,而我国在今年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社会与家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疫苗和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因此,艾滋病的防治重点在于加强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艾滋病

许多人担心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日常行为会感染艾滋病,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证实在普通的生活接触中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即便是长期接触艾滋病病人的医生,也很难从症状上判断对方是否患有艾滋病,必须依靠检查才能确诊,这是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人体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1)初期感染阶段(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4周之间。在此阶段,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周,但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体内的HIV病毒数量会迅速增加,免疫系统也开始对病毒做出反应。(2)无症状期(慢性感染期):此阶段可以持续数月至数十年不等。在这个阶段,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能够正常生活。然而,体内的病毒仍在持续复制,不断破坏免疫系统中的CD4+ T淋巴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者的免疫系统逐渐变弱,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也会减弱。尽管无症状,但感染者在此期间依然可以传播病毒。(3)晚期艾滋病阶段(AIDS):晚期艾滋病是艾滋病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阶段,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 T淋巴细胞数量大幅减少,体内免疫反应几乎无力抵抗感染,此时常出现多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包括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念珠菌感染、结核病、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等。患者在此阶段还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疲劳、发热和盗汗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晚期艾滋病通常会导致死亡。

感染艾滋病还剩多久生存期

艾滋病的发展是缓慢的,其无症状期长达十年左右,根据个人的情况、接受治疗的程度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疾病的进展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有许多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管理艾滋病感染,早发现、早启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延长艾滋病患者寿命的最佳方法,但临床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是在终末期才被发现,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已严重破坏,临床可见各种器官感染及肿瘤,并可能伴有许多严重并发症,数据显示晚期艾滋病的1年死亡率为50%,3年为80%,5年几乎全部死亡。因此,建议易感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定期前往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免费的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然而,艾滋病仍然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管理,接受规范治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使艾滋病患者过上长时间、高质量的生活的前提。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后,是不能立即服药治疗的,需要医生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适宜性评估,包括是否存在需要先处理的疾病或状况,是否已准备好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否具备良好的服药依从性等,再决定适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俗称鸡尾酒疗法,是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AIDS,如抗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抗逆转录病毒核苷酸类似物(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HIV在体内的复制和繁殖,降低病毒载量,维持或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疾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ART的选择和调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如HIV病毒株的耐药性、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通常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2)症状管理:由于艾滋病病毒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损害,艾滋病患者常常伴随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合并症,如反复发作的感染、恶病质和肺结核等。许多辅助用药和症状管理措施被用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使用抗反流药物、抗抑郁和焦虑药物、止吐药物以及其他治疗艾滋病并发症的相关药物。(3)支持性治疗:艾滋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的抗病毒治疗,故需要其他支持性治疗来帮助他们应对身体和心理的困难,包括心理咨询、社会支持、营养支持、健康监测以及预防其他传染病的接种等。

如何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使用安全套:性行为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洁身自好,杜绝不洁性行为,确保在每次性交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2)避免分享注射器: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因此避免与他人分享注射器或其他具有血污染的物品,如针头、剃须刀、刮痧器等。(3)进行安全的医疗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通过血液传播病毒。(4)早期诊断和治疗:尽早进行艾滋病的检测,如果发现感染,及时接受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5)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共感染会加重疾病的程度。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减少共感染的风险。(6)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接触: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体液等,以免感染艾滋病。(7)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相关的预防知识,遵循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消毒液等。尽管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保持良好的性卫生和健康习惯,持续关注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安全性行为,坚决抵制毒品,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即使不幸感染艾滋病病毒,在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下,也要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不要谈“艾”色变,相信艾滋病被攻破的消息指日可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