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关键在防蚊灭蚊

发布日期:2025-07-14      作者:彭芳芳 李益亮 张宇辉       编辑:宣传统战部

一、什么是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严重时可致命!

二、我国登革热的高发期是

主要发生在6月以后,8-10月达到高峰多由境外输入引发本地传播

三、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潜伏期3-14天平均4-7天,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热(39℃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四、如何区分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为高热(39℃以上),还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症状,常出现较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表现;通常无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登革热发病后3-6天,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会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而感冒和流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皮疹。

感冒与流感:感冒发热一般较轻,多为低热,流感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但发热起病速度稍慢。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明显,皮疹和全身疼痛不明显。感冒一般只有轻微的头痛和身体不适;流感虽也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但疼痛程度介于登革热和感冒之间。

重症警示:如出现持续呕吐、腹痛、意识模糊、呕血或黑便,需立即就医

五、为什么预防最关键

感染后全身剧痛,苦不堪言!

虽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1%),但重症登革热可能致命!

目前无特效药,防蚊灭蚊是唯一有效手段!

如何预防?三大核心行动!

1.清除蚊虫老巢无水则无蚊!

翻盆倒罐:清除家中所有积水(如花盆托盘、废弃瓶罐、旧轮胎、闲置容器)

定期换水:水养植物(如富贵竹、绿萝)每周换水1-2次

疏通沟渠:确保下水道、屋顶、天台无积水!

2.严防死守,不被叮咬!

物理屏障:装纱窗纱门,挂蚊帐!

天然驱蚊:阳台/窗边种艾草、薄荷、薰衣草、柠檬草等驱蚊植物。

电子驱蚊:使用电蚊拍、驱蚊液(含避蚊胺、驱蚊酯)

穿衣防护: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避开高峰时高危区: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少在树荫、草丛、积水等蚊虫密集处逗留 !

3.社区联防大家齐动手!

(1)物业/社区:定期消杀,清理公共区域积水!

(2)垃圾分类:妥善管理垃圾,杜绝蚊虫滋生地!

怀疑自己中招了

1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2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多喝水、休息,严格遵医嘱治疗!

无积水=无蚊虫=无登革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