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体质养生指导

发布日期:2017-10-25      

一、阳虚质

1.饮食养生:宜:霜降时,要遵循轻补、温补的原则。宜多食用山楂、奶酪、橄榄、苹果等酸味食物,除此以外,还要增加豆类、栗子、猪肉、猪腰、虾、墨鱼等咸味食物以养肝肾。咸味的食物有可以加少量桂皮、八角等热性调料来炖煮。

忌:牛肉、羊肉等肉类易致上火,不宜多吃,建议用用甘蔗汁、萝卜等搭配烹饪以减少羊肉的火气此节气为脾胃疾病的高发期,偏寒性的蟹肉柚子、梨子等凉性的水果以及冷饮都应少吃,以免损伤脾胃。

2.起居养生:霜降节气要做好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工作。可进行适度的小运动帮助你排除寒气。宜早睡,睡前可以进行泡脚。   

3.运动养生:阳虚质在此节气要坚持运动,但注意不要大汗淋漓,运动量保持在微微出汗最合适。可以进行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二、阴虚质

1.饮食养生:宜:秋冬之季是养阴守阳的最好时节。在气候变冷的霜降时节,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调养讲究柔润平补,可多食用芝麻、粳米、小米、蜂蜜、藕、银耳、豆制品、乳制品、山药、枸杞、白果、杏仁、鸭肉、兔肉、蘑菇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的食物;此时节天地燥气仍重,多食用些汤、羹、粥等,能润燥和胃。除此之外橄榄、荸荠、苹果、猕猴桃、柿子、秋梨等水果,对阴虚之人也大有裨益。

忌:不宜多食辛辣煎烤等燥热食物,如火锅、烧烤、羊肉、桂圆、肉桂、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芥末、葱等,以免燥热上火,加重口唇干燥、咽干、皮肤干燥等情况。寒凉的瓜果、饮料、啤酒也应节制,早晚应食热食,避免肺胃疾病的发生。此外阴虚之人食物烹调主张清淡、少油、易消化吸收。

2.起居养生:应早睡早起,睡时不宜门窗紧闭或蒙头大睡,以免引起呼吸道感染及眩晕。外出时还是要注意添加衣衫,以免寒气伤阳,引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干燥的人群,可以通过沐浴来促进血液循环,但阴虚体质者洗浴应注意三点:1.水温不宜过高,可在3035℃之间;2.浴前先喝一杯淡盐开水,洗浴时不要过分揉搓;3.如浸浴,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沐浴结束后马上涂抹滋润的乳霜,能起到滋润养护皮肤的效果。

3.运动养生:霜秋之时,应顺应四时以养收, 平日里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和进补相结合,户外锻炼可选择散步、健身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均有利于身体强壮。秋令之时坚持做吐纳健身法,有延年益寿之功。即清晨于室内闭目静坐,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从鼻吸入,意将气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呼出,反复30次,对肺心有强健功能,能保养肾精。

三、湿热质

1.饮食养生:宜:适宜吃些温热的汤水、炖菜、杂粮粥来轻补。选择些味咸、酸的不油腻的食物为材料,如:黑豆、黄豆、脊骨、猪肾、山楂、梨子、栗子、全麦面、鸭子、紫菜、海带、红小豆等。

忌:羊肉、牛肉等油腻食物,易生燥热,不宜多食,忌烟酒,以免促生湿热,加重湿热体质。

2.起居养生:霜降时节,阳气收敛,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养阴保阳,规律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尤其注意应脖子、腰腹部、脚和关节等容易受寒位置的保暖。此时湿热体质也可以去泡泡温泉,洗热水澡,对身体都是大有裨益。
    3.运动养生:湿热体质宜坚持运动以祛除湿郁。无论在室外还是室内,每天保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都是必须的。同时注意运动前后的保暖不要着凉感冒。运动以舒适微汗为度,大汗淋漓反倒损害身体。

四、痰湿质

1.饮食养生:宜:霜降节气可以适度的进补,在以五谷杂粮为主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吃些肉类来温补。饮食可选择小米、大麦、栗子、榛子、鸭肉、皮蛋、海带、墨鱼、橄榄、梨、苹果、山楂等。粥和汤中可以加些茯苓粉去痰湿。

忌:暴饮暴食最伤脾,促生痰湿,痰湿体质应格外注意的。羊肉大热,不宜多吃,尝鲜即可。深秋天寒地冷,脾胃病易发,蟹性寒,伤脾生痰,冷饮易伤肺脾,均要少吃。

2.起居养生:与湿热质相同,注意保暖防寒,宜早睡以养阴。

3.运动养生:此时气候已渐寒冷,昼夜温差变化大,所以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帮助身体适应深秋的气温变化。户外运动要在日出后,而且要注意保暖。室内可以练习一些太极拳、瑜伽、体操、舞蹈等能增加筋骨柔软性的活动。

五、气虚质

1.饮食养生:宜:气虚质者在此节气应注重补益肺肾,保证肾气充盛,肺气顺降。可多食用猪肉、核桃、鳝鱼等补肾之品:桂圆肉、葡萄等具有益气、滋阴润燥之功的水果也宜多吃;菠菜、萝卜、豆苗、青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忌:过度苦寒、冰凉的食物尽量少吃,如绿豆、苦瓜、茄子、苦菜、芦荟等。少食辛辣及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烧烤、油炸食品、炒干果等,避免伤阴而损伤肠胃;少饮酒,尤其是白酒。不宜过度饮食,伤及脾胃,加重气虚。

2.起居养生:注意避风,防止腰、脚踝、肩背受风;多喝热饮,吃温软饭菜,少吃生冷水果蔬菜。还可以在每晚睡前腹式呼吸5分钟:把气深吸到腹部的同时鼓起小腹,停顿3秒钟再把气从鼻孔呼出。以增强肺功能。

3.运动养生:秋宜养收,如果运动使汗泄过多不仅伤阴,也伤阳气,所以恰到好处的运动方式是令身体发热又不至大汗。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以在室内,选择瑜伽、普拉提、太极、拉筋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天气逐渐变凉,久坐不动,易令气血凝滞,务必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适度活动肩颈、腰腿。

六、气郁质

1.饮食养生:宜:气郁质饮食主要以疏肝理气为指导原则,适当补肝血。宜食用龙眼、红枣、葡萄、肝脏、鸭血、乌鸡、鹌鹑蛋等补肝血的食物。同时也要常吃些行气、理气的食物如荞麦、蘑菇、柑橘、萝卜、洋葱、菠菜、茼蒿等。还可适当增加小米、金针菇、猪肉、鸭肉、蟹、牡蛎、蛤蜊、海蜇等咸味食品。

忌:忌暴饮暴食、醉酒,还要少吃寒凉、油腻、收涩的食物,如乌梅、酸石榴、柿子、蛋黄、肥肉、奶酪等。

2.起居养生:进入深秋,冷热变化较大,气郁质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裤、被褥,在天气好的时候多晒晒太阳。同时,秋末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每天搓揉迎香穴,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具体做法:以左右两手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30次。另外,气郁之人因为气滞及秋燥,很容易引起便秘,平时应多练习提肛运动可防治便秘、痔疮。

3.运动养生:霜降节气气候干燥寒凉,宜多呼吸新鲜空气,可在阳光下、微风中散步、跑步,运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防寒,避开大风大雾天气;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

七、血瘀质

1.饮食养生:宜:此节气干燥寒凉,血瘀质进补宜温养活血,滋阴润燥。可常吃韭菜、洋葱、黑豆、黄豆、黑木耳、熟藕、油菜、山药、香菇、胡萝卜、乌鸡、莲子、大枣等。有上火症状者,可吃些熟藕、生萝卜、梨、甘蔗以滋阴清火。

忌:忌暴饮暴食,过食寒凉、油腻的之物,应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冷暖适宜。另外,收涩的食物也不太适合血瘀质,如乌梅、酸石榴等,以免导致血瘀加重。

2.起居养生:血瘀质特别要防寒保暖,以免影响血液的运行而出现瘀血,进而出现各种疼痛。要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裤、被褥。另外,血瘀之人因血液阻滞不通,肌肉、皮肤得不到血液的营养而出现干燥、瘙痒,要常用保湿霜或甘油来护肤止痒。

3.运动养生:血瘀体质运动要以柔和、少汗、温暖为原则,要注意膝关节的保健,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进行合理的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各种体操等,可增加膝部供血,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

八、特禀质

1.饮食养生:宜:平日饮食应多选择甘温的食物。如紫米、红米、刀豆、南瓜、大枣、红糖、芝麻、鲶鱼、羊杂、蹄筋等。如果你所在地区天气温度还较高,进食温性食材应适度,以防上火生热。还可选择具有有养阴生津的酸味食物如金橘、梨、苹果、猕猴桃、山楂等。脾胃也是特禀体质的养生重点,因此,健脾的山药、红薯、高粱、薏米、黑豆、黄豆、胡萝卜、土豆等也不能少。

忌:要注意饮食,但凡生、冷、凉、硬的食物都要少吃,否则容易出现腹泻,使脾胃受伤。另外,香燥、辛辣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免伤津;如麻辣火锅等,若要进食时最好搭配银耳羹、小米粥、红枣花生汤等滋阴的食物同吃。

2.起居养生:即使天气变冷也应做到早睡早起。晨起后可进行叩齿,转动手脚关节,用手指梳头等活动。睡前用热水泡脚后拉伸脚趾非常也有利于养生,洗脚后除擦摩脚背、脚底外,逐一抻拉脚趾,不仅能刺激足部穴位,还对强身保健有益。

3.运动养生:各类过敏容易在疲劳或者受凉时发作或加重。所以特禀质既要通过运动改善体质,也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不要过于疲劳,适合选择运动强度适中的活动,如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同时因秋季多风,气温变化大,也要注意保暖防风。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