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压疮?这样做好护理

发布日期:2025-10-20      作者:彭意       

对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压疮(俗称“褥疮”)就像潜伏在日常里的“小麻烦”。它不会突然“到访”,却可能在日复一日的疏忽中悄悄滋生,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会对正常护理节奏造成影响。

为什么会发生压疮呢?简单来讲,当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被压迫,比如平躺时的后脑勺、肩胛骨,侧躺时的胯骨、脚踝,坐着时的臀部,这些部位的血液就像被“堵”住了,没法给皮肤和皮下组织输送营养、带走废物。时间一长,皮肤就会从发红、发紫开始,慢慢变得脆弱、破损,严重时还会伤到深层肌肉,甚至引发感染。尤其对老人、瘫痪患者或大病初愈者来说,皮肤本身就像“薄脆的纸张”,稍微疏忽,压疮就可能趁虚而入。

但别担心,只要找对方法,我们完全能把这份风险降到最低。预防压疮的核心,其实是给皮肤“松口气”,用科学的护理代替“顺其自然”。

●定时翻身

定时翻身不是简单的“换个姿势”,而是有技巧的“减压仪式”。比如卧床者,白天可以每2小时翻一次身,夜间如果睡眠安稳,最多也别超过3小时。翻身时别用力拉扯皮肤,最好用“托扶”的方式,像抱婴儿一样轻缓移动,避免皮肤在床单上摩擦受损。翻身后还可以给受压部位做个“温柔按摩”,用手掌根部轻轻揉搓胯骨、脚踝这些“高危区域”,促进血液循环,就像给皮肤“做瑜伽”,让它重新“活”过来。

●保持皮肤干爽清洁

保持皮肤干爽清洁如同给皮肤“穿一层保护衣”。出汗、尿液浸湿、食物残渣残留,都会让皮肤变得“脆弱敏感”,就像潮湿的纸张容易破损一样。所以每次帮卧床者擦拭身体时,要用柔软的纯棉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别用力摩擦;如果不小心弄湿了床单,要及时更换,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床单,避免化纤材质闷住皮肤;天气热的时候,还可以用温和的爽身粉轻轻扑在容易出汗的部位,比如腋下、腹股沟,帮皮肤保持干爽——这些小事看起来琐碎,却是守护皮肤的“第一道防线”。

●选对“辅助工具”

现在有很多贴心的护理用品,能帮我们给身体“减压”。比如给卧床者铺一个防压疮气垫床,它会通过交替充气、放气,让身体局部不再长时间受压,就像给身体“垫了一层云朵”;坐着的时候,在轮椅上放一个透气的减压坐垫,避免臀部持续受力;脚踝、膝盖这些骨头突出的部位,还可以垫上柔软的小棉垫,减少骨头对皮肤的压迫——这些工具不是“麻烦的负担”,而是让护理更轻松、让身体更舒服的“小帮手”,选对了,就能让身体少遭不少罪。

●关注营养

皮肤的健康,离不开身体里的“营养补给”。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锌这些营养素,皮肤就会像“缺了水的植物”,变得干瘪、没有弹性,更容易出现破损。所以日常饮食中,要多给卧床者吃点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肉、豆腐,帮皮肤修复;再搭配点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菠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如果消化不好,还可以把食物做成软烂的粥、泥糊状,让营养更容易吸收。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