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压疮(俗称“褥疮”)就像潜伏在日常里的“小麻烦”。它不会突然“到访”,却可能在日复一日的疏忽中悄悄滋生,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会对正常护理节奏造成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压疮呢?简单来讲,当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被压迫,比如平躺时的后脑勺、肩胛骨,侧躺时的胯骨、脚踝,坐着时的臀部,这些部位的血液就像被“堵”住了,没法给皮肤和皮下组织输送营养、带走废物。时间一长,皮肤就会...
许多老人因凌晨点早醒、夜间频繁起夜、躺下1小时仍无法入睡等问题痛苦不堪,长期依赖助眠药物又担心副作用。其实,中医顺应昼夜节律的养生理念与现代睡眠医学结合,形成的分段睡眠法,正是解决老年失眠的温和方案。先明病因:老年失眠的3个核心诱因中医认为,老年人失眠多因“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神失所养”所致。老年人睡眠障碍常见原因有三种:首先,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夜间神经兴奋度难以下降,致使入睡困难;...
在糖尿病管理中,胰岛素注射是关键疗法之一。但不少患者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血糖不稳或局部皮下硬结,这可能源于所谓的“注射记忆现象”。遵循中医整体调节、因人施护的原则,正确认识该机制并严格执行部位轮换,有助于改善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什么是“记忆效应”?胰岛素注射中的“记忆现象”,并不是真正的记忆,而是因长期重复在同一位置注射,导致皮下产生纤维化硬块或脂肪堆积。这些组织如同“屏障”,会延缓并干扰胰岛素...
翻来覆去数羊到天亮,盯着天花板盼着鸡叫,明明身体累得像灌了铅,脑子却转得比陀螺还快——如果你也常被失眠缠上,不妨回头看看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老祖宗早把“睡个好觉”的智慧,藏在了日常起居的细节里。●“人卧则血归于肝”《黄帝内经》里说“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就像身体的“储血库”,白天忙着给脏腑供血、帮我们扛工作,晚上只有等我们躺下了,才能好好“回血”、修复损伤。可要是熬夜不睡,肝就只能连轴转,...
刮痧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因操作简便、能疏通经络,成为不少人日常保健的选择。但刮痧并非哪里不舒服刮哪里,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脏腑引发意外。下面从中医理论出发,梳理刮痧的绝对禁忌部位,帮您避开健康风险。头面部:避开“要害”区域面部和头皮部位皮肤较薄,密布重要神经与血管,并非各处均适宜刮痧。眼周区域严禁刮拭,此处厚度不足1毫米且血管丰富,操作不当易引起瘀伤,甚至影响视觉。耳后分布有主要神经,需极为小心,...
一到秋天,总有人觉得浑身不得劲:早上起来手脚发凉,穿再多也暖不透;吹点风就打喷嚏,喉咙干得像冒火;晚上躺被窝里,半天捂不热被窝——其实这不是“秋乏”那么简单,是身体在提醒你:该用艾灸给阳气“加加油”了。秋天艾灸,就像给身体囤“暖能量”,不仅能缓解秋燥、防着凉,还能为冬天扛寒打下底子,好处可不止一星半点。●艾灸锁阳秋天艾灸能帮身体“锁住阳气”。中医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阳气从“向外散...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