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麻烦你给我嗲嗲看一下,他已经有很多天没有解大便了,这可怎么得了呢,不会肠梗阻吧?平时解大便也是一粒粒如石头,排出非常困难,特别痛苦……”在临床中,老年人便秘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达22%。那么,老年人便秘发生率为什么这么高?又有那些特点和危害?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老年人临床尤为常见。表现为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硬而不畅的病证。排出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肛门直肠堵塞、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周期延长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中医常将便秘分为“阴、阳”两类,“寒热虚实”四证。
老年便秘常见原因
1、 脏器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年老体虚)
老年人便秘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便秘虽病位在肠,但与肺脾肾肝均相关。垂暮之年,脏腑亏虚,肺为华盖,肺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司,则腑气顺降失常;脾失健运,通降失常,肠道失于润泽;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胃气衰败,荣气、营气化生不足,津液亏乏;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精血虚则无以濡润肠道,阳气不足则无以推动肠道蠕动等均可导致魄门开阖无度,糟粕无以传导,阻滞肠腑而生便秘。
2、 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饮食不节)
平时饮水过少,吃的食物细而精,嗜食辛辣,或因牙齿松动、脱落,少食含纤维多的食物等因素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
3、 排便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不良的排便习惯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平时生活不规律,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生物钟紊乱。不及时排便,直肠长期感受粪便的压力,使直肠敏感性下降;玩手机或看报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姿势的不适,亦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
4、 精神疾患(情志失调)
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情绪下的人,直肠敏感性降低,便意降低,排便肌群会变得紧张,久而久之,会造成便秘。同时便秘会给大脑以负反馈,越便秘越焦虑抑郁,越焦虑抑郁越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5、药物(药物依赖)
因为长期大便秘结,长期服用各种通便的药物或肠清茶,部分药物含有蒽醌类物质,导致大肠黑病变,肠道蠕动功能更差,且使肠道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
6、制动
老年人身体日渐衰弱,活动减少,甚至有些中风老人长期卧床,肠道的蠕动、传导减慢,便秘的风险明显增加。
老年便秘的特点
可归纳为“长、虚、苦、危”四点。
1、 长: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长;病程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
2、 虚:脏腑亏虚,五脏六腑功能失常,因虚致实。
3、 苦:排便过程痛苦,或碍于隐私,苦不堪言。
4、 危:可使心血管、肠道疾病各种危险因素明显增加。
老年便秘的危害
1、心脑血管意外: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严重便秘会使血压急剧上升,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猝死的比率明显升高。
2、肠道疾病风险增加:引起腹痛、直肠炎、肛裂,痔疮、溃疡等, 直肠癌风险增加。
3、情志失调:易诱发精神紧张,焦虑状态及抑郁症。
4、消化道症状:引起食欲不振,口苦,口臭,反流等不适。
老年便秘的治疗与预防
毛以林教授指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病机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入手进行分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也就是说,年过半百之人,多存在精血亏虚、肾阳不足的病理变化。再结合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病情来看,每每兼有头晕、耳鸣、腰酸等其他病症。所以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病机关键在于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精血虚则无以濡润肠道,阳气不足则无以推动肠道蠕动。对虚损致便秘的治疗,《景岳全书》指出:“凡病涉虚损而大便秘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因此,在选方时,必须考虑三个特点,一是方中药物应具有补肾益精之作用,二是药物同时要具有温煦肾阳的效能,三是要能通便润肠。只有三者兼备的药物才能真正适用于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习用济川煎为底方进行治疗。本方使用尚有以下技巧:①肉苁蓉、锁阳、当归、怀牛膝剂量必大;②疗程要足够长,一般少则1个月,多则2~3个月,即使大便正常后仍应用一段时间。
老年便秘的预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每日补充足量的饮水,每日不易少于1500毫升。二、清淡饮食,少食辛辣,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薯类、杂粮、豆芽等。三、保持心情舒畅,适度的运动,加强腹部按摩,增加肠蠕动。四、可食用酸奶、益生菌等调节肠道的菌群。五、定时大便,养成排便的条件反射等。
作者:老年病科 崔君俊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