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肾内科 李阳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越来越多,而进一步发展成为尿毒症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对于透析患者来说,一条安全通畅的血管通路非常重要,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血管通路分为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临时血管通路包括:外瘘、直接穿刺动静脉、静脉留置导管;永久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血管移植;其中动—静脉内瘘是最安全,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血管通路。今天我们就讲讲透析生命线之动静脉造瘘术:
动-静脉内瘘(AVF)即使用手术将动脉和静脉永久性地连接后,静脉扩张,管壁肥厚,可耐受穿刺针的反复穿刺。AVF成熟一般需要4—8周,如需提前使用,至少应在2—3周以后。其中,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头静脉直接吻合是透析患者首选的长期血管通路,我们称其为“标准内瘘”或“第一级血管通路”。如图:
动-静脉内瘘的禁忌症:
1. 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 个月
2. 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或低血糖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 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条件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
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等
动静脉瘘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注意:
衣袖要宽松,避免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禁忌在AVF侧手臂作输液、输血和测量血压等。
同时,由于血管条件、术后保护、血流充盈与否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动静脉瘘的成熟。
同时患者注意自我保护:告知患者配合保护AVF的重要性:
(1)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应避免穿刺部位接触水及手臂过度负重,以免感染与出血。
(2)衣袖应宽松,瘘侧手臂勿受压。
(3)自我检测瘘管吻合口有否震颤,每日至少2次,发现瘘管疼痛及震颤消失即来院诊治。
(4)有血管瘤者,可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碰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