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质量与安全,9月14日是第25个“世界急救日”,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每年的“急救日”,不仅是对急救技能的一次全民普及,更是提醒我们关注自身及家人呼吸健康的重要时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呼吸内科的世界,了解那些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的急救知识吧!
一、认识呼吸系统及其重要性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器官。它负责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如窒息、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脏骤停等,都可能危及生命。
二、常见呼吸急症及初步急救措施
1、窒息
01大咯血窒息
表现: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表情紧张或惊恐,大汗淋漓,两手乱动或手指喉咙(示意空气吸进不来),继而面色青紫,发绀、甚至抽搐。
急救措施:立即头低脚高45°俯卧位,面向一侧,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或直接刺激咽部咳出血块,必要时给予吸痰,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
02气管异物梗阻
表现:①气道不完全梗阻:能够言语或者手势表示可能存在的气道异物,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
②气道完全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不能说话、咳嗽,口唇紫绀,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
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法——适用于成人及1岁以上婴幼儿。
第一步: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第二步: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此拳;第三步: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拍背法——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
2. 哮喘急性发作
表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急救措施:立即使用随身携带的哮喘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安抚患者情绪,尽快就医。
气雾剂正确使用方法: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
表现:咳嗽加剧,气短或喘息加重,痰液增多且呈脓性或黏液性痰,呼吸困难加重。
急救措施:给予患者吸氧(如家中备有制氧机),严重喘息可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缓解症状。鼓励患者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减少活动,及时联系医生,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心脏骤停
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急救措施: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
四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复苏率可达到50%
第一步:确认环境安全,检查患者
①检查反应:轻拍双肩,呼唤名字;若没有反应,立即拨打120。
②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腹部是否有起伏;若没有起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按压位置:标准体型的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点。
按压手势:双掌交叠,双手相扣,掌根着力,垂直按压。
按压深度: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第三步:人工呼吸两次。
①打开气道: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向下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领处,向上抬。②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③捏住患者鼻子,快速将气体吹入。(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即可。)
第四步:予以电除颤,重复第二、三步直到救护车赶到。
预防呼吸道感染健康小贴士
1. 戒烟限酒:吸烟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要因素,戒烟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2. 呼吸功能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可进行缩唇--腹式呼吸锻炼。
3.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积累。
4. 增强体质:通过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5. 佩戴口罩: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流感高发季节,预防交叉感染,外出时佩戴口罩。
6.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或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