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发布日期:2025-05-13      作者:刘承鑫       

“咳咳咳......”饭桌上,一位老人突然面色涨红,双手掐住脖子,呼吸急促——这样的场景你是否见过?这就是典型的气道异物梗阻,俗称“噎住了”。此时,一个简单的急救方法可能挽救生命,它就是被称为“生命的拥抱”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Henry Heimlich)于1974年发明的急救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快速向上冲击腹部,使膈肌突然上升,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将堵在气管内的异物排出。这一方法简单易学,不需要任何器械,是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黄金急救法”。

二、哪些情况需要使用?

当出现以下表现时,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突然不能说话、呼吸或咳嗽;

2.面色发青或发紫;

3.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国际通用窒息手势);

4.意识逐渐丧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还能咳嗽或说话,说明气道没有完全阻塞,此时应鼓励患者继续咳嗽,不要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

三、标准操作步骤(成人版)

1.站位:站在患者身后,双脚一前一后保持稳定。

2.找位置:双手环抱患者腰部,找到肚脐上方两横指处。

3.手法:一手握拳,拳眼向内放在定位点,另一手包住拳头。

4.发力:快速向后上方用力冲击腹部,就像要把患者抱起来一样。

5.重复:每次冲击要干脆有力,连续5-6次,直到异物排出。

记住口诀:“身后抱,拳顶肚,快冲击,异物出!”

四、特殊人群的变通方法

1.孕妇或肥胖者:冲击部位改为胸部中央(胸骨下半段)。

2.婴幼儿:1岁以下采用“背部拍击+胸部按压法”

(1)先让婴儿俯卧在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掌根部快速拍击背部5次;

(2)然后翻转仰卧,用两指快速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

(3)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3.自救:

(1)可用椅背、桌角等硬物顶住腹部快速冲击。

(2)或自己握拳快速向上冲击腹部。

五、中医视角看急救

从中医理论看,海姆立克法通过外力刺激中焦(腹部),促使气机突然上行,这与“气为血之帅”的理论不谋而合。明代《外科正宗》中就有记载:“凡物鲠喉,急抱其腰,使气上冲”,说明我国古代已有类似急救智慧。

六、预防更重要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1.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大笑;

2.老人和儿童避免吃整颗的花生、果冻等易呛食物;

3.纠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

记住,海姆立克急救法虽然简单,但需要定期练习才能掌握。建议参加正规急救培训,在专业指导下练习。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正确施救,这个“生命的拥抱”可能就会创造奇迹!温馨提示:使用海姆立克法后,即使异物排出,也应就医检查是否有内脏损伤。急救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