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肘腕部筋结点 轻松告别颈痛困扰

发布日期:2025-06-12      作者:龚智超       编辑:宣传统战部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让颈痛成了现代人的“标配”。在中医理论中,颈肩部与上肢的经筋联系紧密,通过点按远在肘、腕部的筋结点,常常能快速缓解颈部僵硬酸痛。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种源自经筋理论、操作简便的自我保健方法。

一、上肢经筋与颈痛的关系

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和手阳明经筋是三条循行于上肢外侧、肩颈区域的重要经筋。它们起于手指末端,沿手臂外侧或后侧上行,经过肩关节,最终上行至头部侧面或后面。这三条经筋对维持头颈部的稳定、旋转和侧屈功能至关重要。

当长期姿势不良(如低头)或感受风寒,导致这些经筋在颈肩部气血运行不畅、拘急挛缩时,就会引发:1、颈项僵硬、酸痛;2、转头、仰头困难;3、肩部酸沉不适;4、部分人可能出现头痛或手臂的牵扯感。

二、神奇的远端筋结点疗法

中医有“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的原则,也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对于颈项部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经筋循行,在其远端的肘部、腕部寻找相应的筋结点进行刺激。点按这些筋结点能有效松解颈肩部经筋的紧张,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活动度的目的。常见有效的远端筋结点包括:

1.养老穴附近(手腕尺骨小头后侧凹陷处)

定位:掌心向下,找到手腕尺骨小头(手腕小指侧一个豌豆大小的骨性突起)。拇指按在尺骨小头后方,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此处即是养老穴。在养老穴附近仔细按压,寻找酸胀感最明显的点,常位于骨缝或凹陷深处。

2.天井穴附近(肘尖后方凹陷处)

定位:屈肘90度,找到肘尖(尺骨鹰嘴)。拇指从肘尖向上约一横指,按在肱骨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凹陷中(即“肘尖窝”),此处为天井穴区域。在此凹陷内及周围探索,找到酸胀感最强的点。

3.肩贞穴附近(肩胛骨外侧缘下方)

定位:(虽非严格远端,但常与远端取穴配合,效果显著)。手臂自然下垂,腋后纹头(腋窝后方的皱褶顶端)直上约1寸(约拇指一横指宽),按压此处可触及肩胛骨外侧缘下方的凹陷,按之常有明显酸胀感,此区域为肩贞穴附近筋结点。

三、自我推拿点按方法

探查筋结点:用拇指指腹在以上3个区域(养老附近、天井附近、肩贞附近)仔细按压探索,寻找按下去感觉最酸、胀、甚至有点痛的点,这就是需要重点刺激的筋结点。

点按手法:

用拇指指腹或拇指指关节(可用另一手辅助固定)。垂直皮肤向下施加压力,力度以产生明显酸胀感但能耐受、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力度要渗透,不是浮在表面。找到筋结点后,每个点持续点按或小幅度揉按3-5分钟。点按时配合缓慢活动颈部(如轻轻转头、仰头),效果更佳。

放松技巧:点按结束后,可以用拇指或掌根沿点按部位到肩膀再到颈部的方向,轻轻推揉、放松数分钟,帮助经筋进一步舒缓。

四、注意事项

点按力度:务必“以痛为腧”,但以可耐受的酸胀痛为度,切忌暴力蛮按。感觉太痛反而可能引起肌肉保护性紧张。

禁忌部位:局部有皮肤破损、感染、红肿、明显的静脉曲张或包块时,避免操作。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尤其是肩贞穴附近区域。

配合热敷:操作前或后配合温热的毛巾热敷颈部及点按部位(避开皮肤破损处),能增强舒筋活血效果。

及时就医:若点按后疼痛无缓解甚至加重,或伴有手臂剧烈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头晕恶心、踩棉花感、大小便异常等情况,请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检查,排除颈椎严重病变(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五、日常养护小贴士

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屏幕调至与视线平齐或略低。每30-45分钟起身活动颈肩部。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支撑颈椎生理曲度为宜(侧卧时颈椎与身体成直线,仰卧时下巴略低),避免过高或过低。

颈部保暖:尤其夏季避免空调、风扇直吹颈肩部,冬季戴围巾保暖。

适度锻炼:进行温和的颈部伸展运动(如缓慢点头、仰头、左右转头、侧屈),加强肩背部肌肉锻炼(如靠墙天使、YTWL练习)。

避免负重:减少单肩背包或手提重物,减轻肩颈负担。

这种点按肘腕部筋结点治疗颈痛的方法,体现了中医“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智慧,通过刺激远端“开关”,往往能快速“打开”颈部的气血阻滞。许多坚持操作的朋友反馈,不仅脖子轻松了,连带肩背和手臂也感觉松快不少。记住,“松则不痛”,保持经筋的柔韧畅通是远离颈痛的关键!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方法适用于常见的功能性颈肩肌肉劳损、紧张性颈痛。若症状持续、反复或出现警示信号,务必寻求专业医师诊断和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