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夏至节气养生

发布日期:2022-06-22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开始于每年的公历6月21-22日。“至”有“极致”、“最”之义,此时万物已繁茂到了极点,在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夏至”也就是“夏天之最”,是一年中白日最长的一天。

夏至三候
    人们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属阳的鹿角开始脱落。二候蝉始鸣:后五日“蜩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意味着夏天过半了。   

夏至养生

日常调护
    养生首当顺应天地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至后可适当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不晚于23点,并合理安排午休),保持欢乐宽畅,气机通畅,肤腠宣通(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大汗),饮食起居不贪凉,顾护阳气,养长养心,为秋冬收藏打基础。
饮食调养
    夏至气候湿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清淡饮食,不宜辛辣肥甘,免生痰热,可适食西瓜、冬瓜、绿豆汤、红豆薏米汤等解暑祛湿之品;夏至气温高,腠理开泻,耗气大,出汗多,可适当饮淡盐水补充盐分,食用葡萄、香蕉等富钾水果缓解疲乏,饮用乌梅汤固表敛汗生津。夏季炎热入心经,亦可适食苦味以降火,但不可过食寒凉哦!
针灸养生
    所谓“夏至三庚伏”,夏至后很快就会入伏,这时候是补益人体阳气,冬病夏治的最佳时刻!其中“三伏灸”便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冬病夏治方法之一。三伏灸,就是在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三伏”天,通过艾灸治疗借用自然的至盛阳气,达到充沛人体阳气,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一般适用于一切虚寒类的疾病: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2、亚健康体质的调理: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亚健康疲劳状态、体虚易感冒等;
3、关节痛症: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炎、腰肌劳损、网球肘等;
4、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5、慢性病症: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我科特色湖南省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开展的三伏灸项目主要有温针灸、督脉灸、通体循环灸、扶阳透灸等。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具有双重治疗效应。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病症。

通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的功效。
如果您担心艾灸时被烫伤,或对艾烟敏感,那么我科温度时间可控的无烟灸疗设备便是您的不二选择。
现代灸疗包括扶阳透灸、通体循环灸,均具有以下优点:
①排烟通风,告别烟熏治疗环境。
②温度时间可调控,避免烫伤。

通体循环灸可同步进行艾灸、红外、砭石及音乐治疗等多种疗法。

扶阳透灸可调节灸头升降,可在保证灸量的同时让受灸者调整舒适的姿势。

针灸推拿康复科简介
    湖南中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为国家级针灸脑病方向重点专科、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科,全国失眠、中风、帕金森病针灸治疗攻关协作单位,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严洁教授传承工作室。为广大患者系统提供针刺、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耳穴贴压、小针刀、牵引及康复训练等30多项特色服务,对中风、面瘫、帕金森病、颈肩腰腿痛、关节炎、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胃肠病及皮肤、妇科等疾病能进行有效诊治,在中风、面瘫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以针灸为主体的中西结合“中风单元”,效果显著,广受患者欢迎和好评。
    针灸科门诊:0731-84917778
    针灸推拿康复科:0731-84917872
    医院地址: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233号

    乘车路线:乘2路、106路、111路、167路、222路、228路、358路、901路在省中医院(营盘路)站下;乘102路、112路、171路、203路、213路、367路、803路、808路、907路在三公里站下;乘W111路在省中医院(巡道街)站下。

作者:李梦瑶 涂润泽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