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花解郁 | 合欢花,解郁安神的良药!

发布日期:2024-10-28      作者:刘小丽       编辑:陈安妮

又是一年合欢花盛开的季节。

夜合枝头别有春,

坐含风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想照,

敛尽芳心不向人。

明代李东阳的这首《夜合欢》写的就是合欢花。

合欢花是宫廷剧《甄嬛传》中果郡王最爱之花。

合欢花不仅美丽寓意好,

还具有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说花解郁的主角正是合欢花!

合欢花本叫苦情花

古时候,这合欢花本叫苦情花,也并不开花。苦情开花变合欢,要从一位秀才说起。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考前功名。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没有了音信。粉扇在家盼了又盼,等了又等,在岁月中望眼欲穿,也没有等回夫君的身影。在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夫君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欢!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可见,合欢树、合欢花是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夫妻感情的一种祝福。 

  “合欢”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云:“合欢,利心志,令人献乐无忧。使人不愤而欢,故名合欢。”三国《养生论》载“合欢欢蠲忿,萱草忘忧”。明代《群芳谱》载“合欢,一名宜身”。多因合欢具解郁安神之功,历代本草对其功效应用均有记载。合欢花在《中国药典》也早有收载,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或花蕾。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晒干。前者习称"合欢花",后者习称"合欢米"

合欢花药典小名片

合欢花作为安神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种类多样,且药理活性明显。合欢花中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三萜皂苷类、甾体类及鞣质类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合欢花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保肝、抗菌、抗氧化和抗肥胖等多种作用,具有较大的潜在药用价值。虽然合欢花具有诸多好处,但并非人人皆宜。孕妇、胃溃疡、胃炎等患者不宜食用合欢花,以免加重病情。此外,食用合欢花时也要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不适。请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合欢花的食疗推荐

合欢花茶

【材料】合欢花5-10克。

【做法】将合欢花洗净,开水冲泡,盖上盖子焖上2-3分钟即可,可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

【功效】解郁安神。

合欢花糖粥

【材料】合欢花15克,粳米30克,白糖10克。

【做法】先将合欢花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兑水煮成粥,调入白糖和合欢花汁,稍煮沸即可。

【功效】安神定志,解郁活血。

大枣合欢花粥

【材料】大枣 12 枚,小麦仁 60克,甘草10 克,合欢花10克,红糖30 g

【做法】先将甘草、合欢花洗净,共煎汁备用;洗净大枣、小麦仁。将大枣、小麦仁、药汁及红糖一起放在沙锅内,同煮成粥。

【功效】益气健脾,宁心安神,除烦润肤。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