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发布日期:2023-05-30      
   铁皮石斛又名铁皮枫斗,在民间也有铁吊兰、铁皮兰以及黑节草之称。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铁皮石斛从石斛中分开单列一味,足见其作用特殊。

   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或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前者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后者习称“铁皮石斛”。一般市场上见到的都是铁皮枫斗。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存药用药】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铁皮石斛在民间有着“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美誉,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珍贵中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铁皮石斛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石斛多糖DT2、TD3;石斛碱等。铁皮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胃肠、降血糖、促进唾液分泌、抗肝损伤和降血糖等作用。石斛种类繁多,致使铁皮石斛市场假冒、伪劣等现象严重。虽然2010版《中国药典》将铁皮石斛独立建立品系,但在市场上还未规范化。目前铁皮石斛仍主要以外观性状鉴别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为鉴别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铁皮石斛从植株到饮片的鉴别和用药存药方法。

   1.植物识别 由于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环境和人类的不合理采掘,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已日趋枯竭,铁皮石斛是目前人工栽培最主要的石斛品种。铁皮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丛生,圆柱形。上部茎节上有时生根,长出新植株,干后呈青灰色。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略钩转,边缘和中脉淡紫色;叶鞘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叶留下一个环状间隙。总状花序常生于无叶的茎上端;花淡黄绿色,稍有香气。中萼片和花瓣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侧萼片镰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唇瓣卵状披针形,反折,比萼片略短,基部边缘内卷并具1个胼胝体,先端急尖,边缘波状;唇盘被乳突状毛,具紫红色斑点。  


   2. 性状鉴别 ①鲜铁皮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形的段。
   ②铁皮枫斗 本品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③铁皮石斛 本品性状同铁皮枫斗,形状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市场上一般少见。
   3. 选购 ①鲜铁皮石斛以青绿色,肥满多汁,嚼之发黏者为佳。②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嚼之有黏性(与糯米感相似),渣少为佳。③铁皮石斛  本品性状同铁皮枫斗形状呈圆柱形的段,长短不等,其他鉴别同铁皮枫斗。
   4. 用法用量 煎服6~12g。鲜用,15~30g。鲜铁皮石斛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热者当用;铁皮石斛滋阴清补为长,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适宜。
药茶:益胃生津,清热养阴。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石斛5g、绿茶3g。开水冲泡后饮用。
   药膳:适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病后津亏,虚热不退;胃虚淫痛而兼干呕等。鲜石斛30g,水煮取汁,加粳米50g煮粥,日2次,稍温顿服。
   5. 储存 铁皮石斛鲜品建议冷藏,防冻,不宜存储太久;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6. 使用注意 本品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若湿温病尚未化燥伤津者或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舌苔厚腻者不宜服用。
作者:杨博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