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欲饮食,甚至拒食的病症。该病日久则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导致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等不良后果。
厌食原因:
什么造成小儿厌食?内因主要由于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薄弱;外因则有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感染为主)、精神受刺激及喂养不当、药物副作用等。
1、不良饮食习惯 如食不定时,进食不规律,吃零食、吃饭时看书、挑食、偏食及强行喂饭等皆可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长期如此,则造成食欲低下。
2、饮食结构不合理 过多食入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过多引用含糖饮料及碳酸饮料。
3、精神因素 过度紧张、焦虑、及受惊吓等原因,如吃饭时受训斥,父母当面争吵等,可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长期如此,则造成食欲不振。
4、疾病原因 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溃疡、胃炎、肝炎以及佝偻病和营养性贫血等。
5、药物原因 小儿服用或静点某些药物如红霉素、安茶碱等可引起恶心、食欲低下等症状。
6、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缺乏可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生长发育缓慢、味觉减退、消瘦、反复感染、烦躁、出汗等症状。
7.其它原因 如天气过热、生活环境改变等,也会引起患儿食欲欠佳。
中医治疗厌食: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有很多方法,如中药辨证施治、挑疳积、耳穴压豆、小儿推拿、健脾消食中药敷贴、中药健脾补气中药药浴、中药肚兜、药膳等,均可收到较好效果。
家有厌食宝宝,家长怎么做?
1、进食时间要规律 每天按时进食,不随意添加零食。
2、慎凉食,禁零食 饭前不吃糖果、甜点心,不喝过多饮料。儿童的零食饮料中含糖量高,热量高,小儿进食后很容易有饱腹感,进食正餐时食量更少。
3、食物的品种多样化 饮食结构包括粮食、蔬菜、肉鱼蛋奶尽可能合理搭配,以补充均衡营养。避免食入高蛋白、高能量饮食。给小儿准备饭食要视觉上能刺激食欲,更要口味适合孩子,才能让本来不愿进食的小儿愿意进食。
4、不乱食用保健补品 不过量给孩子吃自认为高营养的食品。现在小儿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不需要给小儿添加补品、高营养的食物,养成一日三餐的进食习惯对厌食小儿时最重要的。
5、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让小儿在安静、清洁的环境中进食,保持情绪愉快,专注饮食,以培养孩子的进食兴趣。尽量不要追在孩子身后喂食,这样不但不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而且对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有不良影响。
6、不要强迫饮食 不要因为孩子进食不佳在饭桌旁训斥孩子,会使孩子对进食产生厌恶感、恐惧感,更不易改善厌食症状。尽量避免成人喂食,让患儿自己进食,适当鼓励孩子,使孩子在进食中产生成就感。
7、加强体育锻炼 尤其是长跑、游泳等耗氧运动。
8、防病慎药 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滥用抗生素。
厌食食疗方:
1、鸡内金饼
材料:鸡内金1~2个、面粉100克、盐适量、芝麻适量
制法:鸡内金洗净,焙干、研末,将鸡内金粉与面粉、盐、芝麻同和,做成薄饼,烙熟烤脆。
功效:作为点心食用,可以消食开胃。
2、南瓜饭
材料:大米500克、南瓜半个
制法:将大米洗净后加适量水上火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块,锅内放入少许植物油加热,把南瓜块放入,加入少许食盐煸炒。捞出的大米放在南瓜上,用小火蒸熟,熟后加适量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厌食症状。
3、沙参玉竹猪肚汤
材料:沙参15g,玉竹15g,猪肚200g,蜜枣3枚,盐少许。
制法:将猪肚洗净,切小块,与沙参、玉竹、蜜枣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锅上火煲2小时,以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胃阴、生津。适用于不思饮食或知饥而少食,口干多饮,形体消瘦,大便干结等症状。
4、淮山药糊
材料:山楂l00g,鸡内金30g,锅巴1500g,莲子120g,陈皮30g,白糖、淮山粉各适量。
制法:将锅巴、山楂、内金、莲子、陈皮共焙干,研为细末,加入绵白糖拌合均匀,存于干净陶器内。将淮山药切片晒干,研为末面。取淮山末l0g,入锅内加水适量煮为糊糊即成。每天3次,连服5—6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用于小儿厌食,湿热蕴积脾胃。
5、党参白术糕
材料:党参90g、白术60g,茯苓、扁豆、苡米、山药、芡实各180g,陈皮45g,糯米粉、米粉各1500g,白糖500g。
制法:将上列诸药晒干,研为细末,与糯米粉、米粉、白糖共同混匀,用水调面,加适量发酵粉发酵,上蒸锅蒸为甜糕,待熟后切为小块,作主食用。每天3次,每次30—60g,连服7—8天。
功效:补脾健胃。适于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6、三仙鸡金粥 :
材料:焦三仙、鸡内金各15克。
制法:入锅浓煎,去渣澄清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至稠厚,调入适量白糖。早、晚各1次温服。
功效:健脾消食开胃,主治小儿乳食停滞。
作者:儿科 龙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