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尿床的家庭护理

发布日期:2018-08-20      

□文/儿科 颜志蓉

婴幼儿时期,由于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完善,尿床偶有发生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5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尿床两次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就可能患上了“遗尿”疾病。这种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发病高于女孩。可很多家长却并不知晓遗尿是种疾病,甚至认为是孩子懒惰造成的,责备打骂孩子,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小孩出现遗尿首先必须查清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中医认为遗尿的病原较多,但主要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指身体内部的原因.大家知道尿液的生成与肺、脾、肾、三焦、膀胱关系密切,其病因为心肾不交,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郁热导致膀胱失约而遗尿。极少数为先天性疾病造成的。外因指的是不良生活习惯。如果属于内因造成的,主要靠治疗来解决问题。肺、脾、肾功能发育不全的孩子,配制专用中药饮片,配合中药敷贴穴位神阙、气海、关元、肾俞、膀胱俞的办法,同时加强运动锻炼。还可以配合磁疗、按摩、耳穴压豆等多种外治手段。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遗尿都必须开展好家庭护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如下:

1、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临睡前尽量不要喝水,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3、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4、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5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被褥要保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我们要求遗尿儿童从治疗第一天起,家长必须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同时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并且加强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如果患儿的遗尿现象一旦有所好转,千万不可中断训练,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以致前功尽弃。这也提示,在遗尿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更具有重要价值。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