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发布日期:2024-08-23      作者:卢伟       编辑:陈安妮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因体型呈弯曲螺旋状,所以被称为幽门螺杆菌,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它可以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胃酸减少或缺乏;增加肠道感染的机会;减少人体对铁质及维生素B12的吸收;引起急、慢性胃炎发生;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及溃疡综合症;是胃腺癌、胃淋巴瘤的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消化不良、口臭、饥饿感、反酸、嗳气、烧心、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如: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胃液、呕吐物或粪便排泄物;食用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洁净的水;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与感染者共餐不使用公筷,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及洗漱用品;直接口对口喂食或密切接触都有可能被传染。

如何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有非倾入性和侵入性两类方法。

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方法: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方法很简单,吹气就能完成,无痛苦、灵敏性和准确性高。

侵入性方法:是基于胃镜和胃黏膜活检而完成,同时也可确定存在的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旦感染,如何治疗?

与其他细菌一样,幽门螺杆菌可以突变、耐药及抵抗药物的杀灭,并将这些“生存技能”传给下一代细菌,因此不是那么容易被全部消灭。想根除幽门螺杆菌,必须遵医嘱按疗程、遵循规范正确服用药物。但在根治过程中如不按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减少药量等等,均会导致根除失败。

防大于治,如何预防感染?

饭前便后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

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

少食多餐,营养均衡,细嚼慢咽;避免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的刺激。

使用公筷或者分餐,餐具注意消毒,避免接触感染。

禁止给孩子口对口喂食,给孩子专用餐具。

建议使用漱口水和抑菌牙膏,定期更换牙具。

定期体检;如已有家庭成员明确感染后,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及早检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