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肝炎,很多人会想到乙肝、甲肝,丙肝显得“默默无闻”,而这恰恰与丙肝现状非常吻合:很多人感染了20多年,因为进展到肝硬化了才发现它!丙肝与乙肝的传播途径一样,症状却很隐蔽,甚至在体检中还有三成患者肝功能检验正常,以至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有数据显示,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相当于有约4000万丙肝病人。
1.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
丙肝的潜伏期为2周到6个月,所以80%的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暗地里病毒依然在作恶,渐渐地侵蚀肝脏。感染丙肝病毒后,约15%的人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85%的急性患者会进展为慢性丙肝。如果没经治疗,10%~15%的患者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衰竭或肝癌。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传染源广泛存在,多数未被发现。

2.怎么知道有没有被感染?
丙肝感染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没有特殊的外部体貌特征,无法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只能通过血液检测主动发现。目前,丙肝感染检测有丙肝抗体(抗-HCV)和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两大指标。

HCV RNA是感染后最早能检测出的指标,在感染后1-3周能被检出。丙肝抗体直到2-3个月才能被检出。换句话说,在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约8-12周的时间,只能检出HCV RNA而丙肝抗体为阴性,即丙肝抗体检测的“窗口期”。
3.哪些人需要去做检测?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大众对丙肝病毒普遍易感,高风险人群应做到“检字当先,应检尽检”。如果自己属于以下应检尽检人群,或者怀疑感染了丙肝,就应该及早主动寻求检测:
准备接受手术、输血、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人群 |
肝脏生化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升高等 |
有静脉药瘾史者 |
既往有偿供浆者 |
多性伴或男性同性性行为者 |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配偶或性伴 |
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易感染艾滋病病毒高风险人群 |
有职业或其他原因(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 |
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 |
丙肝现症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 |
丙肝感染者配偶或性伴 |
4.检测出丙肝抗体阳性,说明有抗体吗?
不是的。
丙肝抗体与乙肝抗体不一样,它并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只是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一旦检查发现丙肝抗体(抗-HCV)阳性,应主动检测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
HCV RNA阳性即确诊丙肝,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诊疗。
5.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以无症状感染为主。
有症状的感染者中,绝大多数仅表现为乏力,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及肋部疼痛或不适等,少数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疸。

6.没有症状还需要治疗吗?
需要。
慢性丙肝患者的肝脏病变进展比较缓慢,有些10年、甚至20年可能都没有身体异常的症状。由于感觉不到症状,就不愿意接受治疗,这是十分错误、危险的。如果肝炎病毒长期活跃复制,那么肝细胞就要不停重复“损伤—修复—损伤—修复”的过程,就像皮肤受伤修复后会有伤疤一样,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后就会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甚至会转化为肝癌!

7.一旦感染就要马上治疗吗?
是的。
慢性丙肝多数不能自愈,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所以及时抗病毒治疗目的是快速清除丙肝病毒,尽早消除或减轻相关肝损害,进而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的可能,最大限度保障身体健康。
8.丙肝可以治愈吗?
可以。
95%以上的丙肝患者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可以“清除丙肝病毒”。
丙肝有特效药DAAs,由于口服方便、疗程短(3-6个月)、药物不良反应少和患者耐受性良好等多种优势,大大提高了丙肝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临床治愈率。新一代泛基因型DAAs的成功研制,使丙肝成为了可治愈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9.治疗费用医保可以报销吗?
可以。
2019年11月,国家医保局已将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纳入医保,价格平均降幅在85%以上,需要病人负担的比例很小。
在全院相关部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我院成功获批丙型肝炎定点治疗医院。未来我院将履职尽责,示范引领,全面落实丙肝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和早治愈,切实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推进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