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冬病夏治新疗法
时间:2016/07/25 16:45:08
进入夏季,又到冬病夏治时,对一些秋冬发作或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脉管炎等,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秋冬发作或加重的皮肤病,多为机体阳气不足,湿热淤滞,复加寒邪积聚肌肤,经络阻隔,令里不得通,外不得泄,呈现出阴盛阳气…
时间:2016/07/25 16:45:08
进入夏季,又到冬病夏治时,对一些秋冬发作或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脉管炎等,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秋冬发作或加重的皮肤病,多为机体阳气不足,湿热淤滞,复加寒邪积聚肌肤,经络阻隔,令里不得通,外不得泄,呈现出阴盛阳气…
时间:2016/07/25 16:44:13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成簇状水疱伴的疼痛为主要特征。我科每年接诊带状疱疹患者数百人,很多患者认为这是皮肤小病,起初并不重视,往往等到水疱溃烂或疼痛难忍才到医院就诊,也有部分患者皮肤症状不明显,只是疼痛,以致误诊,从而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间。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患者一旦患带状疱疹,要及时就…
时间:2016/07/25 16:42:21
面部皮肤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面部的种种色斑可折射出你的健康水平,女性朋友们你脸上长色斑了吗?你对色斑了解吗? 一、色斑的种类 色斑简单地说就是和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色斑的种类很多,有黄褐斑、雀斑、妊娠斑、老年斑等,斑斑点点,有何不同?下面我给病友介绍几种常见的色斑。 1、化妆品皮炎:爱美的女性在使用化妆品,特别是换用…
时间:2016/07/25 16:40:52
日前,长沙市病友刘建国来院咨询:我肩颈部有很多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白斑,白斑上有薄薄的细小鳞屑。我平时出汗多,长斑处有轻微的瘙痒。有人说这可能是白癜风,请问我身上的白斑是不是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于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白…
时间:2016/07/25 16:31:34
文/肛肠二科 王真权 胡芳芹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影响,过去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者群体的肛肠疾病,现在日渐趋于年轻化。据我院肛肠二科上半年的门诊统计,其中50%以上的患者均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如今,人们生活越过越好,食用着高食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精细食物,而粗纤维的摄入量却大大减…
时间:2016/07/25 16:30:19
文 肛肠科 王真权 黎江云 妇女在怀孕期间,腹部越来越大,腹内的子宫体也增大,使得盆腔内的压力增加,就很容易造成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从而形成痔疮。所以对于新妈妈来说,预防产后痔疮就非常重要。 预防产后痔疮,必须从孕期做起。由于怀孕后子宫增大,盆腔内压力增加是无法改变的,但可防止痔疮的加重,如避免便秘,避免久立久坐,调整饮…
时间:2016/07/25 16:28:59
46岁的刘先生在2009年年底发现肛门左侧方出现了一个小包且疼痛难忍,溃破后,血和黄色的黏液反反复复流了三年,刘先生一直认为是疖子。最近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医院就诊,做了B超后,诊断为肛瘘。刘先生得知此结果后悔不当初没早点来院看病,一个劲的说“早知是肛瘘,我早来医院了”。 流脓、疼痛和瘙痒是肛瘘的主体特征么? 刘先生的这种情况…
时间:2016/07/25 16:14:56
临床上发现大便干结或便秘者容易诱发肛肠病。饮食恰当,可保持大便通畅,能预防肛肠病的发生,也可减轻症状。所以,肛肠病患者饮食调理有积极意义。 一般说食物主要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还有少量矿物质。动物类食物含蛋白质多,植物类食物尤其是茎叶类含纤维素多。对人体健康而言,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饮食应多样化,切忌单一偏食。动植物…
时间:2016/07/25 16:13:24
42岁的周先生某天早晨起床上厕所时,肛门大便上发现鲜血,而且疼痛得很厉害,以至于行走都困难,所以不得不跑到医院就医。经诊断,周先生患的是肛裂。冬天犯痔疮已成为不少人的难言之隐,心头之恨,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更应提防痔疮复发。 近期气候日趋干燥、寒冷,加上进食的蔬菜、粗纤维不多,户外锻炼减少,稍不留意就容易发生便秘。便…
时间:2016/07/25 16:12:24
20多年以前默默无闻的大肠癌,近年在我国大城市的发病率已达第三位,农村为第五位,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是肉类消耗增加,谷物和含纤维素的蔬菜摄入减少,运动量不足等。 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全长约1.5米,越近"下游",由于粪便成行及滞留,各种有害细菌、毒素及某些致…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