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原来是这块肌肉在作祟

发布日期:2024-08-26      作者:孙龙飞       编辑:刘丹

来自湖南邵阳的刘阿姨,一个月前突然出现做左臀腿疼痛,无法行走,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在外院行MRI后未见明显腰椎间盘突出。门诊口服药物后未见明显好转。实在疼得受不了了,经人介绍来我院骨伤一科住院治疗。经过管床医师孙龙飞、上级医生邹传运教授及谢义松副主任医师的详细体格检查,考虑患者得了梨状肌综合征。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其形状像梨,从骶椎前面开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动作。坐骨神经走行恰好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

所以,每当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或者产生炎性因子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他的“好邻居”坐骨神经可就遭殃了。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是一种典型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1. 有臀部受凉、外伤史。

2. 感觉臀部深部疼痛,有明显的梨状肌压痛。严重的可以出现牵拉样、烧灼样、刀割样或呈跳痛,且有紧缩感,疼痛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等。

3. 运动受限,腿部不能伸直,步履跛行,长期患病可能有患肢肌肉萎缩。

4. 咳嗽、大便、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导致疼痛加重。

如何辨别梨状肌综合征?

1.压痛,患者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可呈一侧偏坐的被动体位,可伴萎缩。

2.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3.直腿抬高试验:患肢在直腿抬高60°以前疼痛显著,但抬高超过60°,损伤的梨状肌不再被拉长,疼痛反而减轻。

梨状肌综合征如何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采用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调理,比如中医推拿,针灸,穴位注射,局部热敷,使用活血化瘀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肌松剂(盐酸乙哌立松)和神经系统药物(普瑞巴林)。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减少走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