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外伤、感染等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它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一旦患上糖尿病足,患者的肢体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之下降,严重的甚至面临截肢。所以,在此特别提醒各位糖友,一定要对该疾病引起重视!
糖尿病足症状
糖尿病足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早期表现可见皮肤温度低、下肢麻木疼痛、有蚂蚁爬行感、刺痛、皮肤发暗、色素沉着等。若患者不重视,晚期足部可出现肌肉、骨组织坏死,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以至于截肢。还有一部分患者症状较为特殊,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的痛觉、触觉、温度觉几乎消失,正是这种感觉迟钝或无感觉,使得他们不能及时发现足部发生了破溃。此时,更应该每天关注一下足部皮肤颜色,如果发现肤色变成暗红或紫色,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糖尿病足自查
①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控制不良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
② 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③ 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④ 吸烟的糖尿病患者
⑤ 足部有鸡眼或老茧的患者
⑥ 存在足部畸形的患者
⑦ 有足溃疡病史者
⑧ 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足部的患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保持足部的清洁,同时注意足趾间区域,清洗足部后使用保湿的护肤品。
避免足部外伤,预防伤口感染,足部一旦有外伤,要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由于足部温觉痛觉钝化,应防止足部皮肤直接接触热水袋等导致烫伤。另外,不建议长时间的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
鞋子应尽量柔软、舒适、宽松,同时要穿着袜子,袜子应吸湿、排汗、透气,每日更换,保持干净。
患者每天自我检查足部有无触觉、温觉、皮损等其他异常,有异常及时就诊处理。如不能自如的查看足底状态,可以借助镜子或由家人协助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由医生进行一次足部检查。
治疗
糖尿病足治疗上主要以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改善周围血管循环、止痛、抗感染为主,必要时行清创植皮术、截肢术、血管旁路手术等。
预后
当感觉足部有异常时,应及时查看,不要勉强步行或是运动,避免加重足部的负担,糖尿病足护理的关键是及时发现损伤,并进行适当的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并发症,需要控制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动脉病变、改善足底压力等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否则容易反复发作。
由于糖尿病病人的末梢循环差,溃疡创面常常很难通过普通换药治愈。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或者骨膜牵张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增加小腿侧枝循环从而改善末梢血运,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典型病例
患者,男,51岁。因多年糖尿病导致末梢缺血左足趾逐一坏死,创面经久不愈,皮温低,且疼痛难忍,多种止痛都无效。经应用胫骨横向搬移技术,微创截骨将胫骨两个小骨块以每天1mm持续向外牵开,术后第二天,患肢疼痛便神奇般缓解。21天后再压回,利用细胞引力使血管增生,改善末梢血运,治愈坏死创面,目前,患者完全重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