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肤二科 潘意
夏季,又到蚊虫猖狂的季节,很多人也因此患上“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主要与节肢动物(如螨、蚊虫、跳蚤等)的叮咬有关,具有以下特征:
1、本病好发于儿童,夏秋多见。
2、好发于腹部、腰背、臀及四肢;
3、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风团样皮疹,顶端常有小疱,有时可演变为大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常分批出现,多数群集,较少融合。
4、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5、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或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继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存在,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
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
1、应积极寻找病因并去除;
2、系统治疗:对于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局部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樟脑乳膏、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奈德、丁酸氢化可的松等)、 中药外洗/湿敷;若有继发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如外擦莫匹罗星软膏等);
4、中医辨证论治:辨证选择中药口服;
5、饮食清淡,忌食发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精神紧张,保护皮肤,忌搔抓、烫洗刺激。
我科治疗特色:
1、中医辨证论治:辨证选择中药口服;
外治法:根据局部皮损辨证,选取不同中药外用湿敷;配合我科自制药,如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臭氧水等外擦,减缓局部炎症反应,清热解毒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