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如何调动一身气血?看八髎穴

发布日期:2024-10-16      作者:何文琪       

八髎穴女人的气血开关又被称为“回春穴”《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髎之间”。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中医应用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

1、上髎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阴挺,大小便不利。②腰脊痛。

2、次髎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②腰痛,下肢痉痹。

3、中髎定位:在骶部,当次髎内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②便秘,泄泻。③腰痛。

4、下髎定位: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主治:①小腹痛,腰骶痛。②小便不利,带下,便秘。

八膠区自测,看你是否有这类健康问题

1、看八膠穴

色素深(黑):宫寒。

有痘、红疹:湿热下注,有炎症。

凹进去:有宫寒。

子宫肌瘤突起,像海绵体:盆腔炎。

干燥、黑且有发裂纹路:盆腔气血不畅。

2、摸八膠穴

毛孔粗,干:月经量少,内分泌失调。

温度凉:宫寒。

上热下寒:阴阳失调。

疏通八膠,盘它四种方法

1.揉八膠穴,打通后腰骶部。

①先把手心搓热,可搭配精油使用效果更好

②手掌快速摩擦腰骶部的皮肤,两只手或一只手都可以。

③按揉到皮肤微红发烫为止,一般需要3-5分钟,继续搓2-3次。

④每天随时随地揉搓300下,站着、坐着、躺着的时候可以操作,适合体虚人群。

2.拍打八膠穴,把阳气提到脊柱。

①双手握拳,用空心拳从下往上来回地拍打八膠穴,持续拍打5-10分钟。

不要用力过猛,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③久坐、久躺拍打下八膠穴能把气提起来。

④拍打或捶打的放松强度更高,适合阳气能量足下焦有湿热的人。

3.刮八膠穴,泄走盆腔的寒气。

①平躺,刮痧者先用手掌拍打按摩,激活穴位,

②然后从上往下刮,感觉局部发热明显即可,不需要勉强出痧。

③适合自身精神比较足的朋友采用,刮痧刺激量较强,刮多了可能还会耗气,变得更虚。

4.艾灸八膠穴通补,温阳驱寒

①手持艾条,对准八膠穴悬灸15-30分钟,一天1~2次。

②用艾灸便携器,对准八膠穴,1次1~2柱。

③相比搓揉,艾灸的穿透力和热感更明显,非常适合体虚,宫寒,小腹冰凉的人补阳排寒湿。


指导专家:雷巧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