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 “肾”

发布日期:2019-08-19      

□文/肾内科  李阳

一、中医理论的生理基础

为先天之本,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从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来看,的功能涉及现代生理学中的泌尿排泄功能,内分泌功能与生殖功能。此外,与其他脏腑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二、的基础理论

古人称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肾阴肾阳,又称真阴真阳,元阴元阳,真水真火。它是生命之根,各脏腑阴阳之本,肾阴肾阳是肾中精气生理效应的两个方面,阴者以宁静、抑制、凝聚而形成,是为阴中之水,对各脏腑起滋润濡养作用,它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构成人体精血形质,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肾阳以鼓动、兴奋、蒸腾化气,对机体各脏腑功能起温煦推动作用,是为水中之火,人非此火,不能有生。阴阳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因此在探讨的近代生理学基础时,应当运用对立统一法则,从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的分析。

有多方面的重要生理功能。

(一)藏经主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素问·六节脏象论》。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所藏之精,来源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可称为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是通过脾胃消化吸收而来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之精气,故称为脏腑之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是实现的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机体这个方面的功能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其现代生理学基础则涉及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功能。

(二)主水液。

《素问·逆调论》者,水脏主津液,人体水液代谢调节有赖于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功能协调配合。其中中精气的蒸腾气化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在维持体液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如若肾中精气,蒸腾气化失常,则可引起关门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

(三)主骨、生髓、通与脑,其华在发。

骨与髓的生长发育及脑的功能都和有关,主骨生髓,精髓可以化生为血。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故齿发的生长状况与气的盛衰有关,也是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标志,脑为髓海,气的盛衰,关系到脑力的强弱。

(四)主纳气。

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为人体所用。肺为气之主,为气之根,肺主出气,主纳气。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不纳气,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多吸少。

(五)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肾”为精血之海,五脏六腑之精亦藏于肾”。中阴阳为元气之根,脏腑之本,具有推动各脏腑功能,协调其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若肾中精气不足而致肾阳虚或肾阴虚时,可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

“肾”开窍于耳。肾精充沛,上濡耳窍,则听力聪敏。如肾精亏损,体海不足,则出现耳鸣、耳聋等。

“肾”又开窍于前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和后阴(指肛门),二阴的生理功能,主要主由“肾”主持,“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输入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川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