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不重视血糖的控制与检测,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了解不多,从而让糖尿病一发不可控制。
1、糖尿病肾病:患有糖尿病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为糖代谢紊乱以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出现慢性肾脏损害,最终造成肾功能衰竭,一般会表现为排尿异常、水肿等。
2、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还可能会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使视网膜发生病变后出现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引发失明。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胰岛素不足以及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会引起严重代谢紊乱,此时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会表现为身体乏力、呕吐、呼吸异味等。
4、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该诱因与酮症酸中毒相同,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多会出现定向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昏迷等。
5、感染:通常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并发感染,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而临床多以细菌感染为主,部分患者也可发生真菌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疖痈、毛菌病等。
6、糖尿病足:主要是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及血管病变所诱发的足部感染,且会出现溃疡及发生深层组织破坏。患者多会感觉足部异常,出现行走困难、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麻木、皮肤干燥等,还可伴有间歇性跛行。
7、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可引起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
8、神经系统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类型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
9、其他: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大多数为非特异性。
三、如何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要提升自身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了解,重视起糖尿病本身的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天自测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糖控制标准范围应7.0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切记自行减量加药或者停药,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还要注意少吃油。所有的菜品可以选择清蒸、凉拌、涮、烧、炖、卤等方式来烹饪。烹饪的时候尽量选用植物油,不可以使用动物油。一日三餐还要注意定时定量,两餐之间建议间隔4到5个小时,如果已经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还要注意在正餐之间添2到3次的餐,但是要注意每餐都要控制使用量,不可以过多,这样可以防止低血糖。糖尿病人主食应以粗粮为主,多吃豆类食物,豆类食物可以给身体补充蛋白质,一定注意忌吃含糖高的食物。
3、血脂控制: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也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血脂水平。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部、肾脏、神经系统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并发症。
5、戒烟限酒:吸烟和喝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6、坚持运动:运动前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糖检测、心电图等,以确定运动方式和量。应循序渐进,逐渐延长运动时间至30分钟,可间歇休息。运动最好安排在餐后0.5-1小时,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运动。运动前要有准备活动,运动后需进行放松活动,并擦干汗水。患者主要采用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