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
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虔心只把灵仙祝,医回游荡远志人。
古往今来,名人志士笔下流淌的连翘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力”,只因其在早春凌寒绽放。乍暖还寒之际,当大多数植物还在沉睡时,一片明艳的黄色已悄然爬上枝头——这便是连翘。它不仅是唤醒春天的“黄金使者”,更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在古诗词中我们也常能看到其与春天、生机相联系。《诗经·关雎》记载着一个动人的传闻。昔时,一年轻大夫悬壶他乡,因诊务繁忙久未回家探望,其妻思夫深切,眠食担心,乃用连翘嵌入句中,作七言诗一首寄与夫君,以表相思之情:“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虔心只把灵仙祝,医回游荡远志人。”年轻大夫看过信后归心似箭、即刻启程回乡。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种集观赏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奇妙植物,揭开它的科学密码。
【连翘的“前世今生”】
相传,五千年前岐伯在山里采药、种药,他有个孙女叫连翘。一日岐伯和孙女连翘在山上采药时,岐伯自品自验一种药物,不幸中毒,口吐白沫,神昏脑胀,双目直视,不省人事。连翘急中生智顺手捋了一把身边的绿叶,在手里揉碎后塞进爷爷的嘴里。稍过片刻,岐伯慢慢苏醒过来,把绿叶咽下肚里,两刻之后,岐伯面舌如常,之后岐伯就开始研究起这绿叶来,发现这绿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效果甚佳,便把这绿叶记入他的中药名录,取名为连翘,以孙女代名。
连翘在秦汉时期的本草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称其“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唐代药学著作《药性论》记载连翘“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为中医临床中常用之品。现代中医学认为,连翘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连翘的药用价值】
1、清热解毒:连翘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由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
2、消肿散结:适用于治疗痈疽、乳痈、丹毒等,帮助消除肿块和炎症。
3、疏散风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症状,连翘能有效缓解由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4、抗菌抗病毒:连翘含有连翘酚和脂类物质,对多种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冒等疾病。
5、保护肝脏:连翘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适用于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连翘怎么吃?】
【茶饮篇】
银翘茶
配方:银翘6克,金银花6克,桔梗5克,薄荷3克,竹叶9克
做法:将以上全部材料入砂锅加水煎煮,待有香气沁出时即关火,取汁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解表,适用于感冒发热重者。
翘英茶
配方:连翘5克,川贝母、蒲公英、茉莉花3克,
做法:连翘、川贝母、蒲公英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取汁冲泡茉莉花。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服用。
升麻消痈茶
配方:升麻10克,连翘6克,大黄2克,生地6克,玄参6克,花茶10克
做法:先将上述所有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放入小茶包或是直接置于锅中,先加水400毫升煎煮升麻、连翘、大黄、生地、玄参至水沸后,滤渣取汁,用沸汤冲泡花茶10分种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痈。
降火除痘茶
配方:连翘5克,金银花3克,白菊花3克。
做法:将连翘、金银花捣碎后,加入白菊花混合,装入茶包。将茶包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热水,静置3~5分钟后饮用,可连续冲泡4~5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合体内燥热、火气大、脸上长痘疮的人群。
【药膳篇】
连翘黑豆汤
材料:大枣、黑豆各50克,连翘5克。
做法:将大枣、黑豆洗净后,清水浸泡30分钟;浸泡的水不用换,直接下锅熬粥,加入连翘,用大火煮10~30分钟,再改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烂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益精生发,美容养颜。
连翘萝卜汤
材料:连翘15克,姜片,瘦肉,萝卜块。
做法:将连翘和姜片放入适量水中,大火煮沸后加入瘦肉和萝卜块,调至小火煮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便,健脾胃。
【使用注意】
连翘虽具多种药用价值,但也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脾胃虚寒、气虚脓清者应避免使用。使用连翘时应遵循医嘱,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连翘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传统中医中有重要地位,也常见于现代中成药中,如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在使用连翘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