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起施行。
正确的检验结果是实现互认的前提,然而不少患者仍有疑问:医生,我的检验结果会错吗?那么,关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检验结果的错误可分为实验前错误、实验中错误、实验后错误三类,根据《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2021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的数据,实验前标本类型的错误仍然是检验结果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就有过用绿茶饮料冒充尿液送检,结果被诊断尿中有白细胞的报道。检验科的尿常规分析仪是用于尿液分析的专业仪器,并不能对尿液的真伪进行鉴别。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白细胞含有的酯酶与分析模块中的吲哚酚酶反应释放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形成紫色的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白细胞的多少成正比,从而检测尿液中有无白细胞。绿茶饮料中的添加物质会对反应产生干扰,引起结果的误判。
当检验师们每天面对大量大小便标本时,只能通过观察其外观特性来鉴别标本的正确与否。肉眼很难区分送来检验的到底是一坨翔还是芝麻酱拌红糖,毕竟,咱们还没开展“屎糖”这个项目。
在生物化学分析项目中,抽血管的使用错误也会给最终的检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常用于血常规检测的紫色试管中含有一种叫做EDTA的钾盐,可以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而不发生凝固,但如果用这种抗凝后的血液检测“血钾”时,结果就会假性增高。此外,在做很多检验项目之前,受检者都会被告知清晨空腹抽血,不严格遵守的话,也会带来很多结果的误差。
检验科相当一部分检验项目被称为IVD项目,也就是体外诊断项目。我们会在实验室内模拟人体内环境让被检测的物质发生特定的反应,以此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检验,然而这个模拟环境很容易受到干扰。进食后,人的血液中会出现很多乳糜微粒,就像一个个被脂肪包裹的营养包,随着血液被送到全身。血液中的乳糜微粒会非特异性地与我们的检测试剂结合,就像拿过肥肉的手上会留下油渍,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
在标本无误的前提下,我院检验医学中心采用了很多方法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现代化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得“张冠李戴”弄错标本和手工录入信息错误的概率趋近于零。检验医学中心开展的500多项检测项目都建立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手册。检验师们每天都会对仪器进行认真地标定、校准、维护,还会采购已知靶值的质控物质来测试仪器能不能精准地命中“靶心”。2020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首批实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单位。所以,在耐心等待了一段时间后,你拿到手的检验结果,“没错,就是它了!”
作者:颜棠 编辑:何穰